[实用新型]煤粉样品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409.2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路;冷述博;刘颖琳;李莉;于磊;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样品混匀装置,适用于标准煤样或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制备中的混匀过程。
背景技术
在标准煤样或实验室比对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混匀和分装是关键的环节,必须达到混合均匀才能满足制备要求。由于煤粉具有易于飞溅、粘附、偏析等特点,煤样的混匀始终是个难题。目前,多数机构使用的二分器混匀煤样,该办法难于达到效果并造成扬尘,影响操作人员健康;有些机构使用三维运动的机械混样器,虽然解决了扬尘问题,但是还存在成本高且无法解决煤粉团聚的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煤样混合过程中煤粉飞溅、操作费工费时、可操作性差、费用高昂等问题,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的煤粉样品混匀装置,可用于标准煤样或实验室比对样品制备过程的混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煤粉样品混匀装置,包括一个圆柱形壳体,所述的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各设一个旋转堵头,壳体的内部是上、下两个相通圆锥形腔体,且在上、下两个腔体内各设有一个煤粉切割装置。
所述上、下两个腔体内的煤粉切割装置通过同一个软刚丝线连接在位于顶部的旋转堵头上。
所述钢丝线头部装有带锁紧装置的挂钩,挂钩和堵头连接。
所述钢丝线的长度长于壳体总长,便于连接和翻转时上下左右移动,便于壳体在翻转过程中上部悬锥体始终处于煤粉流中,起到分散煤粉的效果,煤流到达下部锥体再一次被分散混匀。由于钢丝线的长度长于壳体总长,在装置翻转过程中上下悬锥会发生上下移动,既能分散煤样,又不会堵塞煤流。
所述的壳体为一个上、下、左、右分别对称的结构,其整体形状为两个对接在一起的锥形圆筒。
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于一个支架上。
所述的壳体两端设有与堵头配合的螺纹,且两者之间设有橡胶垫片。
所述的煤粉切割装置为一个悬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煤粉通过端部堵头加入上部腔体,煤粉通过漏斗落入下部腔体,煤粉在经过漏斗前后被两个悬锥切割,实现分散煤样的目的;通过摇动装置使下部腔体转移到上部,使煤粉再次混合;多次操作后达到混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壳体,2.堵头,3.悬锥,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煤粉样品混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两端设有旋转堵头2,壳体1的内部是上、下两个相通圆锥形腔体,且在上、下两个腔体内各设有一个悬锥3;所述上、下两个腔体内的悬锥3通过同一个软刚丝线连接在位于顶部的旋转堵头上。钢丝线头部装有带锁紧装置的挂钩,挂钩和堵头2连接;钢丝线的长度长于壳体总长,便于连接和翻转时上下左右移动,起到分散煤粉的效果。
壳体1支撑在支架4上。壳体1两端设有螺纹,经过橡胶垫片和堵头2连接;壳体1为一个上、下、左、右分别对称的结构,其整体形状为两个对接在一起的锥形圆筒。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