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分水器的对接耦合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7898.1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艾斯达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水 对接 耦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罐,具体涉及的是基于分水器的对接耦合罐。
背景技术
传统耦合罐与分水器之间通常通过软管或塑料管进行对接,对接操作时非常麻烦,且对接后美观度不高,不符合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耦合罐无法对直与分水器对接且连接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连接简便的基于分水器的对接耦合罐。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分水器的对接耦合罐,包括耦合罐本体,设置于耦合罐本体上端的排气管,以及设置于耦合罐本体下端的排污管;所述耦合罐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分水器对接的对接管组,所述对接管组由供水管和回水管组成,该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35mm±5mm。
进一步,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210mm±10mm。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耦合罐本体为长方体。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耦合管的功能,方便用户管道预留,所述耦合罐本体上与分水器对接的对接管组的相对侧也设置有对接管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接管组的设置,且对接管组中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水平距离L设置为35mm±5mm,该设置有效保证了耦合罐本体可与分水器之间直接对接,操作更加简便;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耦合罐本体与分水器之间直接对接,避免采用软管或塑料管等其他辅助连接工具,进而在整体上更加美观、大方;
3、本实用新型中耦合罐本体采用长方体结构,便于对接管组在耦合罐本体上的固定设置,减少设置时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距离的误差,保证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耦合罐本体,2-排气管,3-排污管,4-供水管,5-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基于分水器的对接耦合罐,如图1所示,包括耦合罐本体1、排气管2、排污管3和对接管组,其中对接管组由供水管4和回水管5组成;其具体连接关系如下:
排气管2设置于耦合罐本体1上端,排污管3则设置于耦合罐本体1的下端,对接管组设置于耦合罐本体1一外侧壁上。如图1所示,该供水管4和回水管5之间的水平距离L为35mm±5mm;如图2所示,该供水管4和回水管5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210mm±10mm。
为了能提高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管4和回水管5之间距离的精确度,所述耦合罐本体1设置为长方体。
为了能方便本实用新型在预埋管道上的拆卸或增加,所述耦合罐本体1外侧壁上还设置有另一组对接管组。即,一对接管组设置在长方体的一侧壁上,另一对接管组则设置在该侧壁的相对侧,如图2和图3所示。
即,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只在与分水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对接管组,在与分水器连接的相对侧也设置有对接管组,可有效且方便地在预埋管道与预埋管道直接连接的分水器之间增加一个耦合罐,从而有效实现与预埋管道的对接。同时,通过上述设置能在拆除本实用新型时,使预埋管道与分水器之间直接对接,无需再对之前预埋管道进行调整,极大地方便了操作。
根据以上设计,就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艾斯达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艾斯达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7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