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032.2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新;肖治宇;曲清飞;李新刚;王林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深持力层 承载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装置,属于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基础多以中风化层作为持力层,因此需要检测中风化层的承载力。传统检测中风化层承载力的方法是在基坑内放置一块承压板,承压板上设有载荷台,然后在载荷台上摆放一些钢锭。通过钢锭的重量测得中风化层的承载力。
而贵州地区上覆粘土层、强风化岩层较厚,中风化层埋深一般在8米以上。如按上述传统方法试验,开挖面积太大,在现场几乎不能实现。如在承压板上设置千斤顶也会由于传力柱过长很容易造成失稳破坏。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装置,以解决传统方法检测中风化层承载力时开挖面积太大,无法适应深持力层的检测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装置为,该装置包括设在基坑上部的桩孔护壁和设在基坑底部的承压板;桩孔护壁底部与反力钢梁连接,反力钢梁与承压板之间设有千斤顶。
在上述试验装置中,所述反力钢梁包括主梁,主梁两侧设有连接翼,连接翼上设有一组连接孔,连接翼经连接孔与翼梁连接。
在上述试验装置中,所述主梁、连接翼和翼梁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连接翼的上下翼板和腹板均与主梁焊接。
在上述式样装置中,所述连接翼和翼梁的上下翼板和腹板上均设有连接孔,连接翼上下翼板上的连接孔经翼连接板与翼梁上下翼板连接;连接翼腹板上的连接孔经腹连接板与翼梁腹板连接。
在上述试验装置中,所述主梁和翼梁的上下翼板之间设有加劲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贵州省复杂地质条件下测量持力层承载力难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使用方便,结果可靠的优点,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构造合理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了受力计算验证,而且也通过了实际应用的检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翼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反力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基坑,2-桩孔护壁,3-承压板,4-反力钢梁,5-千斤顶,6-主梁,7-连接翼,8-连接孔,9-翼梁,10-翼连接板,11-腹连接板,12-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方法所构建的,如图1所示,该方法是在基坑1上部的桩孔护壁2底部设置反力钢梁4,反力钢梁4与桩孔护壁2底部连接,然后在基坑1底部放置承压板3,在承压板3与反力钢梁4之间设置千斤顶5,通过千斤顶5对承压板3进行施压,利用反力钢梁4和桩孔护壁2与基坑1的侧摩阻力提供反力,来获得持力层承载力得试验结果。反力钢梁4为一字梁或十字梁,一字梁用于持力层承载力小于250吨的试验,十字梁用于持力层承载力大于250吨小于500吨的试验。
用于上述方法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深持力层承载力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设在基坑1上部的桩孔护壁2和设在基坑1底部的承压板3;桩孔护壁2底部与反力钢梁4连接,反力钢梁4与承压板3之间设有千斤顶5。反力钢梁4如图5所示,包括主梁6,主梁6如图2所示,主梁6两侧设有连接翼7,连接翼7如图4所示,连接翼7上设有一组连接孔8,连接翼7经连接孔8与翼梁9连接,翼梁9如图3所示。主梁6、连接翼7和翼梁9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连接翼7的上下翼板和腹板均与主梁6焊接。连接翼7和翼梁9的上下翼板和腹板上均设有连接孔8,连接翼7上下翼板上的连接孔8经翼连接板10与翼梁9上下翼板连接;连接翼7腹板上的连接孔8经腹连接板11与翼梁9腹板连接。主梁6和翼梁9的上下翼板之间设有加劲板12。
实施例
在进行基坑1施工时,将桩孔护壁2钢管底部的直径挖的大一些,以便放置反力钢梁4。具体施工时,可以如图1所示,先在基坑1底部放置一块承压板3,然后在承压板3上放置一个千斤顶5,然后先将主梁6吊入基坑1,主梁6为一字形横着放置在桩孔护壁2底部直径较大部位。主梁6两侧设有连接翼7,主梁6两侧的连接翼7与翼梁连接后形成十字形反力钢梁4。翼梁9只能在基坑1内与连接翼7连接,如果事先将翼梁9连接好之后,十字形反力钢梁4就无法放入基坑了。连接好翼梁9之后,通过千斤顶5对承压板3施加压力,千斤顶5底部坐落在承压板3上,千斤顶5顶部的传力柱顶着反力钢梁4底部,利用反力钢梁4和桩孔护壁2与基坑1的侧摩阻力提供反力,来获得持力层承载力得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戊二酰组胺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用途
- 下一篇:中央空调风系统节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