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榨油机碎枯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762.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冲县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79110 云南省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机 碎枯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榨油机械,尤其是一种榨油机碎枯圈。
背景技术
为了从富含油脂的油料籽粒中取得植物油,最古老的办法就是采用各式人力、畜力压榨器械,榨取油料籽粒弃枯获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造出了以电作为动力的榨油机,比起原始的人力、畜力土榨机,无论功效、成本、省时节力诸方面均有很大改进,YZY×10--4型螺旋榨油机便是其中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型榨油机有一点不足之处是从出枯渣口排出的初榨油枯为扁曲大块状,为将其中仍含的油提出,须再次入榨,而进行二次再榨时往往因枯渣块大,容易卡堵在料斗的进料口无法下料,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人工将大块枯渣敲碎,才可进料斗,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能将出枯渣口排出的初榨大片油枯自动破碎成小块的碎枯圈。榨油机碎枯圈是螺旋榨油机榨轴上的一个附加配件,它的特征在于两块“Ω”形齿瓦合拢以镙钉紧固构成齿圈卡固在出枯渣口后、紧定镙母前的榨轴上,每块齿瓦外曲面上斜排有7--10道切齿,每一切齿与榨轴中心线形成30--45°夹角;
上述碎枯圈的特征是圈宽2cm,厚3mm;
上述碎枯圈的特征是切齿高2cm,厚3--5mm;
上述碎枯圈的特征是切齿间距为1--1.5cm。
可以将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硬质塑料加工成两块同样大小的“Ω”形齿瓦,又用镙钉把两块齿瓦拼合卡固在榨油机的榨轴上,使之形成一个位于出枯口后、紧定镙母前的环状齿圈;每块齿瓦的外曲面上斜排有7--10道切齿,每一道切齿与榨轴中心线间形成30--45°夹角;
齿瓦厚3mm,宽2cm;切齿高2cm,厚3--5mm;切齿间距为1--1.5cm。
在榨油过程中,挤榨后的枯渣从出渣口排出,大块状的枯渣被同轴旋转的碎枯圈上的切齿切碎成小块枯渣掉落,便于收集后再次送进料斗进行二次再榨,可提高出油率,再榨后的油枯渣破碎后亦方便装袋贮存,免除了人工破碎大块枯渣的工序,省工、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碎枯圈的榨油机示意图;
图2为碎枯圈左视图;
图3为齿瓦俯视图。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以铸钢加工制成同样大小的两块“Ω”形瓦齿1,并用镙钉2将两齿瓦拼合卡固在榨油机3的榨轴4上,形成位于出枯渣口5之后、紧定镙母6之前的环状齿圈7,圈宽2cm,厚3mm,每块瓦齿1的外曲面上排布有7道高2cm,厚4mm的切齿8,每道切齿8均斜排于齿瓦1的外曲面并与榨轴4的中心线形成35°夹角,切齿间距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冲县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腾冲县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