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9183.X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加兰得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6;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朱新学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廊 专用 节能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能有效的回收废水余热的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发廊洗头过程中,洗头所使用的水的水温基本在30-35℃,而在头发冲洗过程中,30℃左右的废水则从管道中排走,造成了热量的损失。由于发廊内顾客较多,洗头所需的热水量大,则造成的能源的浪费相对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利用洗头废水中的余热增加自然水的初始水温,从而可降低对自然水加热所消耗的能源的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它包括外壳体、加热器、废水管和自来水管,所述的废水管的废水进口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所述自然水管的进水端从废水管的废水进口处穿入,并且自然水管设置在废水管内部,所述的废水管盘绕在外壳体内部,废水管的废水出口穿出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所述的自然水管的出水端在接近废水管的废水出口处穿出,并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加热器的热水出管输出热水;废水管与自然水管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在外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加热器电连接。该技术方案采用管中管技术,使废水在废水管中流动过程中,对自然水管中的自然水进行初步加热,从而提升自然水的初始水温,使自然水进入加热器时,初始水温较高,可减少其加热温差,使其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还可减少加热所需的能源,而且废水管在外壳体内部绕设,长度较大,增加废水与自然水管的接触时间,使自然水的升温效果更好。
作为优化,在自然水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吸热片,所述吸热片沿自然水管的轴向设置,该结构的设置,可增加自然水管与废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吸收废水中余热的性能,使废水中的余热被吸收率提高,从而更好的使自然水升温。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废水管的废水出口设置在外壳体的上端,且低于废水管的废水进口,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该设备在发廊使用过程中,在洗头的间隙内,带有余热的废水可储存在外壳体内部的废水管内,对外壳体内部的自然水管中的自然水进行持续加热,使得该自然水可保持尽可能高的温度。
所述的加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
在外壳体内部的废水管的间隙内设有发泡材料层,提升其对废水中余热的保存,避免热量因散发至空气中而损耗,提高废水中的余热的利用率。
所述的废水管沿外壳体的内壁呈环形排列,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废水管形成的环形排列的中间,进一步使管道排列紧凑,管道与加热器之间排列设置可有效的减少管道的拐角,减少管道接口,降低其发生漏水的可能性。
在废水管的内壁、自然水管的内壁、外壁及吸热片的外表面均涂设一层特氟龙涂层,该涂层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废水及自然水中的污垢在管道壁上凝结,避免管道堵塞,使管道内始终保持清洁,免清洗。
在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在外壳体内的废水管或自然水管的接头处发生漏水时,外壳体内部的水可从底部的排水口排出,可保持内部的干燥。
在控制面板内设有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与加热器电连接,该结构可对该装置进行远程控制,主要运用于租赁设备时,可对其进行远程控制,便于收费和数据分析。
所述的吸热片的断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其中一条边在自然水管上,可有效的增加吸热片在废水管内的面积,提高其吸热面积和吸热性能。
在外壳体上设有嵌入式手柄,方便该装置的携带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运用管中管技术,通过废水与自然水的温差,将废水中的热量转移至自然水中,从而提高自然水的基础水温,提高自然水进入加热器时的水温,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中管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发廊专用节能热水器,它包括外壳体1、加热器9、废水管2和自来水管,所述的废水管2的废水进口3设置在外壳体1的上端,所述自然水管5的进水端6从废水管2的废水进口3处穿入,并且自然水管5设置在废水管2内部,所述的废水管2盘绕在外壳体1内部,废水管2的废水出口4穿出外壳体1设置在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的自然水管5的出水端7在接近废水管2的废水出口4处穿出,并与加热器9的进水口连接,加热器9的热水出管8输出热水;废水管2与自然水管5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在外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与加热器9电连接,在自然水管5的外壁上设有六片吸热片12,所述吸热片12沿自然水管5的轴向设置,在外壳体1内部的废水管2的间隙内设有发泡材料层11,所述的废水管2的废水出口4设置在外壳体1的上端,且低于废水管2的废水进口3,所述的废水管2沿外壳体1的内壁呈环形排列,所述加热器9设置在废水管2形成的环形排列的中间,在废水管2的内壁、自然水管5的内壁、外壁及吸热片12的外表面均涂设一层特氟龙涂层,在外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3,在控制面板10内设有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与加热器9电连接,所述的吸热片12的断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其中一条边在自然水管5上,在外壳体1上设有嵌入式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加兰得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加兰得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9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