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9389.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华培;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A61L15/42;A61L15/44;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套管 固定 抗菌 敷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维持其生命的重要措施。急危重症患者及早采用气管切开术有利于气管深部痰液排出,便于气道管理,防止肺部感染,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行气管切开术后一般需留置气管套管较长时间,为防止意外脱管,需应用系带进行固定。临床普遍应用的是棉质布系带,由于布带细,容易形成剪切力导致颈部皮肤发红、破损,或者造成颈部原有创面加深。有研究结果表明布带引起的皮肤损害达到42%。目前因气管套管固定带引起的皮肤并发症已逐步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先后出现了棉布带外套止血带、海绵固定带等不同的改良型固定方法。但这些改良方法对于颈部皮肤尤其是颈部原有创面的保护作用有限,并且不能有效抑制创面感染,造成创面加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传统的气管套管固定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气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包括敷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主体1具有海绵型结构,所述敷料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管槽2和粘贴层4,所述管槽2与粘贴层4分别设置在敷料主体1两个相对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多孔结构的海绵型结构辅料主体,通过粘贴层可粘合于颈部皮肤/创面上,气切套管系带通过嵌入敷料主体另一面的管槽固定,这样可以减轻皮肤应力损伤,同时海绵型结构可以快速垂直吸收渗液,保持伤口湿性愈合环境。
具体的,本方案提出一种具体的敷料主体1的优选结构,敷料主体1的结构为含有阴离子活性炭的长方体海绵型结构,采用含有阴离子活性炭的海绵型敷料,敷料能够缓慢释放银离子发挥持续抑菌作用,避免发生颈部皮肤/创面感染
具体的,所述管槽2为嵌入敷料主体1表面并与敷料主体1等长的圆柱形半开口软管,所述软管为聚氯乙烯软管。
具体的,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锁扣3。采用固定锁扣能够固定气管套管系带,防止其滑动。
具体的,所述固定锁扣3为2个,所述固定锁扣3之间和固定锁扣3与软管管口的距离均为三分之一管长。
具体的,所述敷料主体1的厚度为1-2cm、宽度为2-6cm、长度为20-50cm。
具体的,所述软管的直径为1cm。
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的使用方法为:将气切套管系带从敷料软管中穿出,锁好软管上的锁扣,然后将敷料从颈部后侧包绕颈部,使具有粘性的内侧面与皮肤/创面直接接触,再将系带两端分别打结固定于气切套管两侧的带扣上,调整合适的系带松紧程度,并使抗菌敷料以一定的压力与皮肤/创面接触,以固定气切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含有银离子活性炭的海绵型敷料,可以减轻皮肤应力损伤,同时可以快速垂直吸收渗液,保持伤口湿性愈合环境;银离子复合物与渗液接触后持续释放银离子,达到抑制细菌感染的目的;带锁扣的软聚氯乙烯管能够固定气管套管系带,可防止其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敷料主体1,管槽2,固定锁扣3,粘贴层4,颈部5,套管6,套管系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敷料主体1的结构为含有银离子活性炭的长方体海绵型结构,在敷料主体1外侧和内侧面分别设置有聚氯乙烯软管2和用于粘合于颈部皮肤/创面的粘贴面4,在软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锁扣3用于固定气管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敷料为含有银离子复合物的医用海绵(主要成分为聚氨酯),海绵厚度1cm-2cm,宽度约2cm-6cm,长度20-50cm。敷料的内侧面对皮肤或创面具有温和粘性。敷料外侧面嵌入一根等长的圆柱形半开口软聚氯乙烯管,直径为1cm,在1/3及2/3管长处为固定锁扣。敷料内含的银离子复合物与创面渗液作用后能够持续释放银离子于创面,发挥抗菌作用,促进创面愈合。该复合材料为一次性医用材料,须消毒后单独包装。
实施例:
以采用厚度为2cm、宽度为6cm、长度为30cm的海绵做敷料主体1,应用于人体效果如图3所示:
图3中人体颈部5上做了气切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敷料对气切套管6进行固定。将气切套管6的套管系带7穿过软管2,并锁紧软管2上的固定锁扣3,然后将敷料主体1的粘贴面4从颈部5后侧环绕粘贴在皮肤上,最后将系带两端分别打结固定于气切套管两侧的带扣上,其中敷料主体1的长度可根据病人实际需要或选择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9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型多功能ICU病床
- 下一篇:一种治疗眼部疾病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