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0307.6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杨洪龙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5dBi天线都是采用金属接地管和铜线弹簧等部件组成,但是这种方式的加工时间较长并且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传统5dBi天线的移相单元容易造成能力的损失,另外辐射出去的能量容易偏离轴线,不利于天线接收和发射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使得其移相单元的辐射损失能量较少,并且减少辐射能量偏离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阵子的中心轴,同时还能在保障天线性能的同时,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
介质基板、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一表面上的第一辐射阵子、第二辐射阵子和移相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阵子包括第一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阵子通过所述移相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阵子均关于中心轴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端与末端,其中,所述前端呈水平形状并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电连接,所述末端呈弯折形状并与所述第二辐射阵子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与所述移相单元的前端重合,所述移相单元的末端分别位于所述中心轴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阵子属于偶极子天线,且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完全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电连接部,所述移相单元的前端通过所述导电连接部与第二辐射单元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天线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单元的展开长度与所述天线工作波长的二分之一在设定误差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相单元相邻的弯折的部分之间呈直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和所述第二辐射阵子均呈矩形,且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辐射阵子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移相单元和第二辐射阵子是金属层或者导电油墨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基板的组分包括:玻纤布、环氧树脂以及包含与所述环氧树脂发生交联反应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移相单元和第二辐射阵子是金属层或者导电油墨层。
通过将所述移相单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和第二辐射阵子的中心轴的两侧,使得移相单元辐射损失的能量较小,天线辐射出去的能量更能关于中心轴对称,从而保证靠近第二辐射阵子的有效辐射能量,同时这种设计方式还能在保障天线性能的同时,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天线的频率-S11曲线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天线的频率-电压驻波比曲线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天线的在2450MHz下的立体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设置于所述介质基板1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辐射阵子、第二辐射阵子6、导电连接部4和移相单元5,其中,第一辐射阵子包括构成偶极子天线的第一辐射单元2和第二辐射单元3,所述第二辐射阵子3通过导电连接部4与所述移相单元5电连接,而移相单元5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6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单元2、第二辐射单元3和第二辐射阵子6均关于中心轴m对称。其中,第一辐射单元2、第二辐射单元3、导电连接部4、移相单元5和第二辐射阵子6都可以是设置在介质基板1上的导电层,例如金属层或者导电油墨层。
第一辐射单元2、第二辐射单元3和第二辐射阵子6可以呈矩形状,其中,第一辐射单元2和第二辐射单元3可以构成偶极子天线,第一辐射单元2用于接地,第二辐射单元3用于连接馈电信号。
移相单元5包括相连接的前端513和余下的末端,前端513呈水平形状并与第二幅射单元6电连接,末端(包括512、511、51和52部分)呈弯折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外急救用绷带
- 下一篇:一种通信塔远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