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型康复训练压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0696.2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成建;贾平;张修峰;李寿泉;任秀莲;曹玲玲;胡嘉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康复训练 压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练压腿器,特别是一种阶梯型康复训练压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场所使用的压腿器,多数都是横杆式压腿器,对于身高不同的锻炼者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虽然具有广泛适用性,但压腿效果却无法明确感知。当前压腿器材都没有明确的高度提示锻炼者,锻炼者不能定量描述出每天的锻炼效果,不利于锻炼者增加信心。当前虽有了采用不同高度立柱并用Y型设置搁脚板的做法,(申请号-: CN201220059138)但搁脚板的宽度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发生意外时,锻炼者的脚部无法方便抽出,容易卡住从而导致伤害发生,此外压腿训练很难保持较长的时间,压腿效果不理想。该实用新型没有压腿防护措施,老年人和儿童以及身体虚弱者极易产生摔倒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阶梯型康复训练压腿器,解决现有压腿器材没有压腿防护措施,发生意外时,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以及身体虚弱者脚部无法方便抽出,极易产生摔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压腿器包括:立柱支撑、立柱、扶手、凹形搁脚板和搁脚板连接构件;立柱支撑有二组,每一组立柱支撑有二根立柱,在二根立柱之间连接有多个凹形搁脚板,每一个凹形搁脚板的高度不同,构成阶梯型凹形搁脚板,每一个凹形搁脚板通过搁脚板连接构件连接;每一组立柱支撑的立柱上均有扶手,二组扶手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该压腿器设置有阶梯型的搁脚板,使韧带受伤的锻炼者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压腿训练,使锻炼者能从立柱的不同高度的凹形搁脚板获得压腿锻炼的直观体验,定量分析每天的锻炼效果。锻炼者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包括身高、腿长和韧带拉伸情况,选择适合的凹形搁脚板高度进行初始锻炼。在稳定某一高度等级后再向更高一级的压的凹形搁脚板进行压腿锻炼。锻炼者既能够从不同阶梯高度发现自己取得的成绩,也能够发现自己一段时间不锻炼产生的成绩下滑问题,从而提醒锻炼者坚持锻炼。
在凹形搁脚板两侧的立柱上设置垂直于立柱的扶手,供锻炼者扶握加强自我防护,同时也有助于压腿增加外在压力,较长时间保持压腿姿势,提升韧带拉伸效果。所述的凹形搁脚板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凹形平板,上面覆盖软性材料,使锻炼者凸出的脚后跟可以完全契合凹形搁脚板预留的凹形空间,提升锻炼者的舒适感,延长压腿训练的时间,增强压腿训练效果。解决了现有压腿器材没有压腿防护措施,发生意外时,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以及身体虚弱者脚部无法方便抽出,极易产生摔倒的问题。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优点:通过不同高度阶梯型的台阶踏步,使锻炼者能直观看到自己压腿锻炼的效果,并可以从立柱上的刻度精确获得自己韧带拉伸的程度,有利于康复达标训练,增强锻炼者自身的信心。
压腿器以较宽的凹形台阶踏步形状作为凹形搁脚板,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增强了锻炼者的舒适度和感官体验,使压腿训练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而不会产生压腿时对脚后跟的伤害。
压腿器设置的扶手,能有效帮助锻炼者进行自身安全防护,防止在压腿过程中因为身体前倾导致头部缺氧从而产生眩晕而侧倾摔倒,同时因为用手扶握扶手,可以通过手部传递上半身的下压力量,从而增强压腿拉伸韧带的效果。
所述的压腿器,供使用者从压腿器两侧同时进行压腿训练,提高压腿器的利用率,在锻炼高峰期可以使更多的人进行压腿锻炼。向两侧延伸的扶手,可以保护两侧锻炼者都不受伤害,并增强压腿下压力量。
通过立柱、扶手和焊接成整体阶梯型踏步的凹形搁脚板,进行灵活的组合,能满足在有限的空间内组合成不同高度的压腿器,实现压腿高度无限延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立柱;2、扶手;3、凹形搁脚板;4、搁脚板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压腿器包括:立柱支撑、立柱1、扶手2、凹形搁脚板3和搁脚板连接构件4;立柱支撑有二组,每一组立柱支撑有二根立柱1,在二根立柱1之间连接有多个凹形搁脚板3,每一个凹形搁脚板3的高度不同,构成阶梯型凹形搁脚板3,每一个凹形搁脚板3通过搁脚板连接构件4连接;每一组立柱支撑的立柱1上均有扶手2,二组扶手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