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渗透膜制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0712.8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禄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B01D6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 膜制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水型反渗透膜制水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反渗透膜饮用水净化工艺是目前市场上净水设备采用的最为普遍的工艺之一。进水通过这种方法,去除其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指标。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但这种方法目前存在严重的不足:现有技术中使用反渗透膜的制水率太低。单个反渗透膜的回收率仅在15%左右,即100毫升的进水只能产出15毫升的饮用水。这个缺点使反渗透膜在净化过程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不符合国家环保减排要求。同时,反渗透膜不能进行有效地清洗,造成膜孔堵塞,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装置,既能提高反渗透膜的制水率,同时还能实现对反渗透膜的有效清洗。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制水装置,包括了制水泵、反渗透膜、循环回路和排水通道,水源的进水口经所述制水泵连接至所述反渗透膜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的浓水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循环回路和排水通道,且通过所述循环回路连接至所述制水泵的进水侧,所述排水通道上设有一电磁阀,所述反渗透膜的纯水出口连接至一供水口。
可选的,所述循环回路上设有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循环回路上设有流量监测装置。
可选的,所述流量监测装置通过一总控机构与所述电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回路的引入,能够对浓水进行多次利用,进而有效提高了制水率,改善出水的PH值,此外,当浓水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电磁阀的开启可实现浓水的排放,进而由制水泵控制,利用水源的进水对反渗透膜表面进行清洗。故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装置,既能提高反渗透膜的制水率,同时还能实现对反渗透膜的有效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渗透膜制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水泵;2-反渗透膜;3-循环回路;31-调节阀;32-流量监测装置;4-排水通道;41-电磁阀;5-总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渗透膜制水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制水装置,包括了制水泵1、反渗透膜2、循环回路3和排水通道4,水源的进水口经所述制水泵1连接至所述反渗透膜2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膜2的浓水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循环回路3和排水通道4,且通过所述循环回路3连接至所述制水泵1的进水侧,所述排水通道4上设有一电磁阀41,所述反渗透膜2的纯水出口连接至一供水口。
本实施例通过循环回路3的引入,能够对浓水进行多次利用,进而有效提高了制水率,改善出水的PH值,此外,当浓水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电磁阀41的开启可实现浓水的排放,进而由制水泵1控制,利用水源的进水对反渗透膜2表面进行清洗。故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装置,既能提高反渗透膜的制水率,同时还能实现对反渗透膜的有效清洗。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处理装置,解决目前反渗透膜净水工艺中存在的制水率太低的缺陷,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使其符合国家环保减排要求。同时保证反渗透膜使用长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回路3上设有调节阀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禄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禄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