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0794.6 | 申请日: | 2014-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梁炬灿;麦锦彪;何国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县粤兴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鲁慧波 |
地址: | 5274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不锈钢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尤其是一种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炊具产品主要有铝制煲和不锈钢煲,其中铝制煲由于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且存在易变形的缺点,数量已越来越少,不锈钢煲具有外形美观、牢固耐用的优点,其应用十分普遍,但导热性能较差。目前的不锈钢复合底煲,其底面通常采用铝及单层不锈钢结构,且不锈钢的材质主要使用304不锈钢,耐蚀性能好,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但也存在着传热效率不高的确定,另外传统的复合底、钎焊底不锈钢煲产品在使用电磁炉的过程中存在噪声大的问题,从而难以满足快节奏生活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果好和噪音小的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煲体、夹层和外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煲体用304不锈钢材质一体成型,夹层为铝板,外底层由位于中间的430不锈钢层以及复合在430不锈钢层上下表面的304不锈钢层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夹层底部和外底层之间嵌有传热铜层;所述的传热铜层厚度范围为0.1-0.5mm;所述的外底层中,上、下304不锈钢层的厚度均为0.1-0.14mm,430不锈钢层的厚度范围为0.34-0.38 mm;所述的夹层铝板厚度范围为4.5-5.5mm;所述的煲体厚度范围为0.6-1.0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了铝层并嵌入有传热铜层,能快速、有效的提升传热效率,采用多层式结构且各层具有相应的厚度范围,减轻了使用过程的噪音问题,并能控制合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煲体,2-夹层,3-外底层,4-传热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煲体1、夹层2和外底层3,其中煲体1用304不锈钢材质一体成型,夹层2为铝板,外底层3由位于中间的材料型号为0.8AL的430不锈钢层以及复合在430不锈钢层上下表面的304不锈钢层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外底层3中上、下304不锈钢层厚度均为0.12mm,430不锈钢层厚度0.36mm,夹层2的铝板厚度5mm,煲体1厚度则为0.8mm。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导热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煲体1、夹层2和外底层3,其中煲体1用304不锈钢材质一体成型,夹层2为铝板,外底层3由位于中间的材料型号为0.8AL的430不锈钢层以及复合在430不锈钢层上下表面的304不锈钢层组成,在夹层2底部和外底层3之间嵌有传热铜层4。在本实施例中,传热铜层4厚度0.12mm,外底层3中上、下304不锈钢层厚度均为0.1mm,430不锈钢层厚度0.35mm,夹层2的铝板厚度4.8mm,煲体1厚度则为0.8mm。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县粤兴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新兴县粤兴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0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炒菜机的锅盖机构
- 下一篇:用于多通道波高传感器率定的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