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钻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1376.9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骆玉智;骆建军;仇润东;苗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2 | 分类号: | B23B39/12;B23B4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郑汉康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钻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床,尤其是一种能自由调节加工位置的万向钻床。
背景技术
钻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打孔设备,摇臂钻床是其中的一种。
摇臂钻床具有一个摇臂,钻头的驱动部件安装在摇臂上,该驱动部件能沿着摇臂轴线移动,同时摇臂能绕着立柱轴线转动,又能沿着立柱轴线升降,因此摇臂钻床的钻头加工的覆盖面较广。
但是摇臂钻床的控制是以电控结构为主,钻头的驱动部件在摇臂上移动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摇臂的摆动是由电机驱动实现。虽然由电机驱动比较省力,但是自由程度比较低,位置调整速度比较慢、比较麻烦。尤其是在加工位置不规则的孔时,调整钻头位置所占的时间比较长,这就造成加工整体的效率低,特别是孔的精度要求不高时,电机驱动调整钻头位置更加不合适。
摇臂钻床的摇臂的长度属于固定长度,不会发生改变,即使钻头移动到靠近立柱的位置时,摇臂的长度还不会发生变化,而这会影响工人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钻床是通过电机驱动来改变钻头的位置,自由程度不高,调整所需时间较长,造成整体加工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万向钻床,采用相互铰接的两节摆臂作为钻头驱动部件的连接臂,可手动调整钻头的位置,自由程度高,调整快速。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钻床的摇臂属于固定长度,不能伸缩,使用时会影响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万向钻床,采用相互铰接的两节摆臂作为钻头驱动部件的连接臂,连接臂可自由伸缩,占用空间小,不影响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向钻床,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连接在立柱上并可沿立柱升降的摇臂,摇臂上连接有钻头驱动部件,摇臂采用两节无动力摆臂相互铰接的结构,钻头的驱动部件铰接于摇臂的端部,钻头的驱动部件手动控制,并能达到以摇臂长为半径的圆的任何位置。相互铰接的两节摆臂为无动力摆臂,铰接后可以任意转动,这样可以手动控制并使得钻头改变位置,自由程度高,调整钻头位置快捷,尤其是加工位置不规则的孔时,手动控制更能节省时间;两节摆臂铰接而成的摇臂,其长度是可变的,两摆臂可折叠,折叠后缩短了摇臂的长度,不影响操作。
作为优选,两节摆臂中,其中一节摆臂的高度大于另一节摆臂的高度,即两节摆臂铰接时,高度小的摆臂处于高度大的摆臂内,两节摆臂相互铰接到同一中间轴上。
作为优选,两节摆臂的高度相等,两节摆臂之间通过过渡部件相连。
作为优选,过渡部件呈工字形,工字形的四个端部分别与两节摆臂相铰接。
作为优选,两节摆臂分为铰接到立柱上的内摆臂及铰接在内摆臂上的外摆臂,内摆臂与外摆臂均采用相同结构,每节摆臂均包括上下平行的两块连板。
作为优选,内摆臂的连扳朝向立柱的一端固定到内转套上,内转套套置到立柱上,外摆臂的连扳连接驱动部件的一端之间固定有连接轴,驱动部件套置到连接轴上。
作为优选,摇臂上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套及驱动锁紧套转动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的控制部件,锁紧套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两节摆臂铰接的部位设置有螺柱,锁紧套与螺柱相螺接。钻头位置调整好之后,两节摆臂之间的角度也随之确定,通过锁紧机构可以将两摆臂之间的角度锁紧,防止在钻孔时,两摆臂角度发生变化,影响加工精度;锁紧套旋转可以将两铰接的连扳夹紧,夹紧之后就能增大其相互转动的阻力。
作为优选,驱动部件上固定有把手,控制部件安装到把手上。握住把手的同时也是按住控制部件,此时才能使驱动电机工作并释放锁紧,摆臂可自由转动,符合使用要求,松开把手就锁紧,固定住两摆臂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互铰接的两节摆臂为无动力摆臂,铰接后可以任意转动,这样可以手动控制并使得钻头改变位置,自由程度高,调整钻头位置快捷,尤其是加工位置不规则的孔时,手动控制更能节省时间;两节摆臂铰接而成的摇臂,其长度是可变的,两摆臂可折叠,折叠后缩短了摇臂的长度,不影响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摆臂与立柱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摆臂与驱动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工作台,4、驱动部件,5、摇臂,6、外摆臂,7、中间轴,8、内摆臂,9、内转套,10、轴承,11、连接轴,12、过渡部件,13、锁紧套,14、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1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电动转向锁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高温烘干炉回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