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455.5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占阳;吴富生;龚钰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吊管具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设备,尤其涉及用于海上石油平台关节吊或任何具有圆形管具夹持功能的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吊是负责海洋平台(或钻井船)钻井管具起吊和排放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海洋钻机所需要的管具(钻杆、套管、钻铤等)从管具堆场抓取并吊运到排管设备动力猫道上。
关节吊是海洋平台(或钻井船)钻机排管系统的第一站,其抓管功能直接关系到排管效率。关节吊抓取管具的具体工况有如下特点:1、钻井管具种类多,包含钻杆、钻铤、套管等;2、管具直径范围较大,常用直径范围27/8″~133/8″。针对上述情况,为提高排管效率,要求关节吊的夹持装置具备以下特点:能适应不同管径管具的抓取;能一次抓取多根管具。
目前,市场上关节吊用来抓取圆形管具的夹持装置有如下缺点:1、通过更换夹持钳头适应不同范围管径;2、一次只能抓取单根管具或能抓取多根根但要更换钳头。无论是更换夹持钳头还是一次只能抓取单根,都不能有效提高抓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可成对装配到关节吊或其他需要抓取圆形管具的起重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左右两根长连杆、一固定支座、两个短连杆、两个活动支座通过销轴连接组成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该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和一夹紧液缸共同组成夹紧机构,两个活动支座、两个夹持钳头、两个旋转液缸和两个旋转轴相互连接组成左右两套旋转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左右两根长连杆通过销轴和夹紧液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活动支座通过旋转轴和夹持钳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旋转液缸通过两端销轴分别和活动支座、夹持钳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该夹持装置通过夹紧液缸的夹紧动作和旋转液缸的旋转动作实现对圆形管具的夹持或松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该夹持装置的夹紧或松开动作为:夹紧液缸伸出或缩回,通过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带动两个活动支座夹紧或松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该旋转机构的旋转动作为:在左右两个旋转液缸的作用下,带动左右两个夹持钳头分别绕左右两个旋转轴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旋转机构中的夹持钳头是L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一实施例,左右两根长连杆上带有伞形齿,组成伞形齿轮副。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利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实现夹持装置能适应大范围管径:27/8″~133/8″且无须更换钳头。夹持装置利用“L”型夹持钳头设计,可实现一次抓取多根而不坠落。此外,夹持装置利用夹紧和旋转机构设计,能有效实现夹持装置夹紧和抓取动作的结合。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成对使用,能有效适应不同直径管具的抓取,一次能实现抓取多根而无需更换钳头,大大提高抓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关节吊管具夹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的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1C示出了图1A所示的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锲入管具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夹持装置夹紧液缸伸出的示意图。
图2C示出了夹持装置旋转液缸旋转90°的示意图。
图2D示出了夹持装置旋转后夹紧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 长连杆
2 夹紧液缸
3 固定支座
4 短连杆
5 活动支座
6 夹持钳头
7 旋转液缸
8 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