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锥收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586.3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伟;王春;高朝旭;刘鹏冲;李亚朋;齐永军;张计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伟 |
主分类号: | E01F9/014 | 分类号: | E01F9/0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0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锥收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养护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路锥收放器。
背景技术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要求,在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中,应使用锥形交通路标(路锥)等安全设施进行渠化交通。目前公路养护部门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大多由养护工在路面上对红色路锥安全帽进行人工摆放与回收,但公路上车流量大、车速快,人工摆放与回收路锥效率低、危险性大,车毁人亡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专利号为201320006843.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路锥抓取机械手,主要采用油缸控制内接爪、外接爪的开合完成对路锥的夹持或松脱动作。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采用油缸作为驱动源,动力消耗大且结构复杂,在夹持过程中使路锥表面变形,易对路锥形成损伤,操纵灵活性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纵灵活的路锥收放器。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路锥收放器,包括中部转动装配、且下端相对设置的第一钳臂以及第二钳臂;所述的第二钳臂的上端与连杆前端固定连接,连杆后端为握持部,第一钳臂的后端通过拉线与控制手柄连接,控制手柄的上端与连杆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还有:
为便于操作人员的握持操作,优选且较为常见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握持部为装配于连杆后端的固定手柄。
为简化结构,同时减轻装置的重量,便于人员握持和操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固定手柄为中空结构,控制手柄的顶端与固定手柄的内腔转动装配。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连杆为套管结构,拉线与套管内腔采用穿接滑动配合。
为便于第一钳臂的复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钳臂的前部与连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为增加第一钳臂、第二钳臂下端与路锥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夹持的稳定可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钳臂、第二钳臂下端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夹持垫。为进一步增加夹持垫与路锥表面的摩擦,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夹持垫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公路养护人员站立或坐在客货养护车后斗上的一侧,用本工具夹放或收起路锥,在养护用车前进或后退时,进行路锥的摆放与回收。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养护人员不需要下车,只需在车后斗内就可快速、安全地摆放与回收路锥,操作灵活。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控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路锥收放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手柄;2、控制手柄;3、拉线;4、连杆;5、复位弹簧;6、第一钳臂;7、第二钳臂;8、夹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前述,其中包括中部转动装配、且下端相对设置的第一钳臂6以及第二钳臂7;所述的第二钳臂7的上端与连杆4前端焊接固定,连杆4后端为握持部,第一钳臂6的后端通过拉线3与控制手柄2连接,控制手柄2的上端与连杆4活销配合。
所述的握持部为装配于连杆4后端的固定手柄1。
所述的固定手柄1为中空结构,控制手柄2的顶端与固定手柄1的内腔采用活销装配。所述的连杆4为套管结构,拉线3与套管内腔采用穿接滑动配合。
所述的第一钳臂6的前部与连杆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
所述的第一钳臂6、第二钳臂7下端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夹持垫8。所述的夹持垫8表面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伟,未经刘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