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小型混凝土泵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4969.0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伟良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小型 混凝土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小型混凝土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送装置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一般的泵送装置包括汽车底盘,并装备上可伸缩折叠的臂架,组合而成。混凝土一般都是建筑用料,而一般建筑工地的路面都是很差,凹凸不平,一般的泵送装置在这样的建筑工地上行走不稳,移动困难,影响正常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式小型混凝土泵送装置,解决现有混凝土泵送装置在路面较差的建筑工地移动困难,影响正常作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车架、履带式行走机构、泵送机构和臂架机构;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设置在车架底部,所述泵送机构和臂架机构设置在车架上,所述臂架机构内设有与泵送机构连通的输送管道。
所述泵送机构包括料斗、两组泵送缸组,所述料斗与两组泵送缸组连通,所述料斗内设有U型管,所述U型管一端伸出料斗与输送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泵送缸组对应;所述U型管伸出料斗的一端上还设有能带动U型管转动换向的摇臂。
所述臂架机构包括支撑转台以及多节铰接连接的臂架,其中第一节的臂架与支撑转台铰接;所述支撑转台底部设有旋转轴,所述车架上还设有能带动支撑转台沿旋转轴中心转动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蜗轮及与其相配合的蜗杆,所述驱动电机联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蜗杆一端则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其履带式行走机构能使其在建筑工地上运输更加平稳,工作效率更高,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泵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泵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履带式行走机构,3-泵送机构,31-料斗,32-泵送缸组,33-U型管,34-摇臂,4-臂架机构,41-支撑转台,42-臂架,43-旋转轴,5-输送管道。6-旋转机构,61-驱动电机,62-蜗轮,63-蜗杆,64-主动齿轮,65-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履带式小型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车架1、履带式行走机构2、泵送机构3和臂架机构4;所述履带式行走机构2设置在车架底部1,所述泵送机构3和臂架机构4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臂架机构4内设有与泵送机构3连通的输送管道5。
履带式行走机构2能使本实用新型在路面情况较差的作业产地平稳移动,保证及时到位,使工作效率更高,泵送机构3和臂架机构4则能保证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泵送机构3包括料斗31、两组泵送缸组32,所述料斗31与两组泵送缸组32连通,所述料斗31内设有U型管33,所述U型管33一端伸出料斗31与输送管道5连通,另一端与泵送缸组32对应;所述U型管33伸出料斗31的一端上还设有能带动U型管33转动换向的摇臂34,
通过摇臂34的换向转动,带动U型管33在两组泵送缸组32之间来回切换,正好接洽泵送缸组32对混凝土一抽一送的工作状况,保证泵送机构3对混凝土持续稳定的输送,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泵送工作效率更高。
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臂架机构4包括支撑转台41以及多节铰接连接的臂架42,其中第一节的臂架42与支撑转台41铰接;所述支撑转台41底部设有旋转轴43,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能带动支撑转台41沿旋转轴43中心转动的旋转机构6,所述臂架机构6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能伸能收,还能转动,使其泵送范围更大,更全面。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设置在旋转轴43上的蜗轮62及与其相配合的蜗杆63,所述驱动电机61联动连接有主动齿轮64,所述蜗杆63一端则设有与主动齿轮64啮合的从动齿轮65,驱动电机61通过主动齿轮64与从动齿轮65减速后,带动蜗杆63旋转,蜗杆63则带动蜗轮62转动,从而带动臂架机构3转动,蜗轮蜗杆的配合转动,能使臂架机构3的转动更加平稳,更加容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伟良,未经罗伟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4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井一次性预埋套管固定工具
- 下一篇:室内管道安装堵洞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