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221.2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2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莫冠文;林玉芝;莫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兆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人们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而在出行途中容易发生一些擦碰,会对行李箱造成损害,因此行李箱保护套成为了很多消费者选购的一种配件,而且保护套可以有各种图案、花色进行更换,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鲜感、时尚度的追求;现在市面上的行李箱大小,一般是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规定的随身登机箱及托运箱尺寸规定为标准,例如,国泰航空规定寄舱行李每件的最大尺寸为三边总和必须小于158厘米,而手提行李则每件的最大尺寸必须小于56x36x23厘米,所以行李箱的尺寸有大有小,而现有的保护套是仅利用布料的弹性来调整大小以符合各种尺寸的行李箱,但是布料长期处于弹性紧绷状态,其弹性功能会受损,无法频繁的使用在大小不一的行李箱上,而且长期处于弹性紧绷状态的保护套比较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使行李箱保护套尺寸变为可调节的,不需要过度依赖布料的弹性来调节其大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李箱保护套,包括与行李箱箱体外形吻合的套体,套体上设有用于行李箱放入的第一开口,供行李箱顶部提手穿出的第二开口,供行李箱拉杆抽出的第三开口,套体由两个半套体拼接而成,两个半套体分别定义为第一半套体和第二半套体,其中第一半套体和第二半套体通过设在它们之间的调节带连接;调节带包括布带和能够将布带折叠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布带包括分别与两个半套体连接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在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布带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连接在一起,调节带发生折叠。
优选地:连接件为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
优选地:调节带的一端位于套体左侧下端,经由套体的上端,调节带的另一端位于套体右侧下端。套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为上端。
优选地:套体上还设有用于行李箱侧边提手穿出的第四开口。
优选地:前述的第一、二、三、四开口上设有用于使开口开合的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
优选地:套体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遮挡第二、三、四开口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的一部分与套体内侧壁相对固定,另一部分则可移动伸缩分别用于顶部提手、拉杆、侧边提手穿出。
优选地:套体第一开口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固定保护套与行李箱位置的松紧带,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位于套体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上或者位于套体的箱盖面和箱底面上。
优选地:套体的上端的两侧为圆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套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套体本身的容纳袋。
优选地:箱盖面和箱底面在第一开口方向的一端分别延伸出两个突出部,两个突出部用至少一排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扣合于行李箱的底部。
优选地:容纳袋用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实现开合。
优选地:套体由一层或两层布料组成,且套体的正反面纹理结构相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行李箱保护套上设有一个用于调节尺寸的调节带或者通过行李箱保护套突出部的多排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来调节套体高度,当需要适用于尺寸较大的行李箱时,将调节带拉伸或者扣合突出部最外侧的锁扣件;适用于尺寸较小的行李箱时,将调节带闭合固定或者调节保护套的多排扣子或拉链或魔术贴进行扣合即可;只需一个行李箱保护套就可以使用在多种尺寸的行李箱上,节省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且降低了现有的行李箱保护套仅利用其弹性特质来进行尺寸调整的依赖性,行李箱保护套及其调节带均可采用弹性或者非弹性的布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箱底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李箱保护套箱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1、箱盖面;101、突出部;2、箱底面;3、第一开口;4、第三开口;5、第二开口;6、调节带;601、第一连接边;602、第二连接边;603、布带;7、第四开口;8、容纳袋;9、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兆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兆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头床的废水过滤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纸质文具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