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通信摄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465.0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希军;刘志永;亓建新;唐杰;王学云;苑超;李伟;任维庆;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G03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通信 摄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设备,尤其是一种电力通信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的分布越来越广,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所以对电力线路的监控设备也就应运而生。在普通摄像头的技术上,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96943Y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摄像头装置,解决了夜间监控的问题。但是这种结构在白天使用时会由于红外通光片的作用,出现图像噪点多的问题,影响了监控的清晰度。如果通过加装机械机构对红外通光片进行调节,又会增加整个设备的故障率,不适于户外的长期连续使用。另外,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解决“白雾”问题,但是同时造成了照射范围缩小,影响了有效监控范围,不适用于电力设备的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通信摄像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一台监控设备24小时全时域的清晰监控,在不影响监控清晰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监控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通信摄像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镜头机构,外壳外设置有红外光源,所述镜头机构包括设置在光路中心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排列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光路上设置有与第一透镜光路呈45°夹角的分光镜,分光镜将光路分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支路,一个支路上设置有日光感光元件,另一个支路上设置有红外光感光元件,分光镜与红外光感光元件之间还设置有红外通光片;所述红外光源设置在第二透镜外侧,红外光源包括若干个均匀设置的LED光源,LED光源外设置有滤光罩,滤光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和第三罩体,第二罩体外径的最大值大于第一罩体外径的最大值,第一罩体外径的最大值大于第三罩体外径的最大值。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夹角为110°~145°。
作为优选,第一罩体内侧设置有反光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光镜将进光光路分成独立的两个,分别用于接收日光和红外线光。这种结构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可靠性高,适于户外长期使用。第二透镜一方面可以起到扩大进光视角,提高进光量的作用;另外,第二透镜可以与滤光罩相配合,防止红外光源发射的红外线直接进入光路而出现“白雾”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红外光源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镜头机构;3、红外光源;4、第一透镜;5、第二透镜;6、分光镜;7、日光感光元件;8、红外光感光元件;9、红外通光片;10、LED光源;11、第一罩体;12、第二罩体;13、第三罩体;14、反光片;15、凸起;16、信号线缆;17、金属网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样品配鼓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构控距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