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冷链运输追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5648.2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友明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8 | 分类号: | G06Q10/08;G06Q50/28;G06K7/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运输 追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冷链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冷链运输方式可以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也可以是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方式。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冷链运输的对象主要有:医药品如:疫苗、血液制品;保鲜食品如:速冻食品、肉类等、冷饮,蔬菜、水果、水产品等。
美国、日本及西欧国家的食品冷链运输率达80%~90%,东欧国家约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了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现在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全部试用冷藏车或者冷藏箱,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完好率都得到极大的提高。美国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5%,已形成一种成熟的模式。日本的果蔬在流通过程中有98%通过冷链。
我国农副产品流通量很大,其中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取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手段。2012年我国因丢弃腐烂食品造成的浪费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占食品生产总值的20%之多。这种浪费主要是由于缺少冷链运输体系,导致一些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无法长期保鲜被丢弃造成的。对于药品而言,温度偏离将导致药品质量的劣化,甚至发生毒性变异;多肽、蛋白类药品冻结会使效价降低,影响疗效,疫苗冻结活性丧失,甚至产生有害毒素。
对于冷链运输,传统的监控方式则是采用温度记录仪来测量并记录整个的车厢的温度,即每台运输车辆放一台或者多台温度记录仪来测量并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当货物达到运输目的地后,将温度记录仪与电脑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再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例如找出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曲线趋势等。传统的温度记录仪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无法对单个箱体进行测温、无法自动识别产品信息以及需要有线连接和人工干预才能导出数据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冷链运输行业温度监控的要求。
除了温度外,冷链运输行业还面临一个责任区分问题,冷链运输的冷藏运输和冷藏库都按照食品达标温度控制,但从供应商那里接货的时候,经常发现供应商没有把货物按照相应的温度来操作,遇到这个情况,冷链运输环节会把货物重新冷冻,然后运输到各个门店,但一旦在门店出现问题,客户就把责任转嫁到冷链运输者头上。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责任心不强的企业,为了节省费用,在客户装入货物的时候打开冷机,运输过程中觉的差不多了则就关掉制冷设备,快到目的地时再打开冷机,不能做到全程开机,当货物交付时,货物虽然表面冻的不错,实际上已经变质了。所以责任区分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当产品到达接收方出现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判断出是否是由于货物运输温度不符合要求导致的。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目前国内一些大的农产品公司,宁可花大价钱高成本来自建物流也不愿意采用第三方的冷链运输企业,显然这样做付出的成本是昂贵的。
在当前的行业应用中冷链仓储和运输业务管理的温度监控的共性缺陷:
1、孤立的或局部的温度检测记录仪:这是冷链管理盲点,缺乏实时性就不能实现动态监管,在遇到临时紧急情况无法有效监控和及时应对。
2、缺乏有效的可追溯管理:独立或局部记录数据的管理缺乏专业管理系统,对历史数据的保存无法有效管理,一方面数据容易丢失,再有无法提供动态及时的统计查询分析。
3、冷链监控管理缺乏系统的总体的规划设计:数据采集的可靠性不够,要么采集到的数据无法上传,要么上传的数据无法有效存储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整个冷链流程进行监控、实现可追溯管理、能够对于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整合处理的基于物联网的冷链追溯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RFID温度记录标签/读取装置,还包括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智能物联网车载4G网络温控终端、4G实时通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数据采集整合处理模块和冷链检测仪平台,所述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分别与数据采集整合处理模块、冷链检测仪平台电连接,数据采集整合处理模块与智能物联网车载4G网络温控终端电连接,智能物联网车载4G网络温控终端分别与冷链检测仪平台、4G实时通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RFID温度记录标签/读取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友明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友明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5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考勤系统
- 下一篇:具有前置指纹传感器的移动电子终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