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链支撑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6391.2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浩然;孙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通达物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22 | 分类号: | B65G2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轨,尤其涉及用于空中积放链、地面积放链、普通悬挂链、地面环行线等驱动装置上的一种新型链支撑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物流输送机械行业,空中积放链、地面积放链、普通悬挂链、地面环行线等运用非常广泛,驱动装置是上述输送线的核心部件,而支撑轨结构的好坏决定驱动装置的使用效果。目前,常用的支撑轨结构是利用方钢根据设计参数煨火弯制而成,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轨道强度差,调节丝杆数量少,输送线局部过载时,支撑轨受力较大时容易出现晃动,使驱动装置的链条运行不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新型链支撑轨结构,能有效解决原有链支撑轨承载能力小,刚性差及驱动链在支撑轨上行走不平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链支撑轨结构,包括中间轨,侧轨对称成形于所述中间轨的两侧,并与所述中间轨连接形成轨体,于各侧轨与中间轨之间开有开口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中间轨的高度大于两侧侧轨的高度;
于所述轨体的底部还开有多个用于装置螺母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中间轨的两端对称向外延伸形成侧轨,使中间轨、侧轨形成轨体,与原有结构相比不仅增加了截面面积,还提高了轨体的强度及承载力,两边侧轨的布置分担了套筒辊子链承受的载荷,有效保证了驱动机构滚轮的平衡,提高了驱动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减轻驱动装置中驱动链的受力,使链条磨损的现象得到改善,提高了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承载能力,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支架连接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轨体;101、安装槽;102、侧轨;103、中间轨;104、开口槽;2、螺栓;3、支架;4、拨爪;5、套筒滚子链;6、滚轮;7、螺母;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新型链支撑轨结构,包括中间轨103,侧轨102对称成形于中间轨103的前后两侧,并与中间轨103连接形成轨体1。侧轨102用于支撑驱动装置的滚轮6,保证轨体1的受力平衡。于各侧轨102与中间轨103之间开有开口槽104,开口槽104的布置用于避开驱动装置中链条链板。中间轨103的高度大于两侧侧轨102的高度。于轨体1的底部还开有多个用于装置螺母7的安装槽101。
本实用新型与支架3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如图3所示,通过将螺母7焊接在轨体1底部的安装槽101内,螺栓2的一端插入上述螺母7内,另一端贯穿支架3并通过螺母7固定,在轨体1的上部驱动装置由拨爪4、套筒滚子链5、连接轴8及滚轮6组成的驱动装置,侧轨102的截面积大于滚轮6的截面面积,从而保证滚轮6能在侧轨102上平稳运行,同时侧轨102的布置相对于中间轨103而言增加了截面面积,还提高了轨体1的强度及承载力,两边侧轨102的布置分担了套筒辊子链承受的载荷,有效保证了驱动机构滚轮6的平衡,提高了驱动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减轻驱动装置中驱动链的受力。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通达物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通达物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6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豆腐推送装置中的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运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