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耕防缠绕稻麦两用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7235.8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峙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耕防 缠绕 两用 播种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微耕防缠绕稻麦两用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播种机的防堵、防缠绕装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防缠绕装置,另一类是被动防缠绕装置。被动防缠绕装置大多是在播种机的开沟器加装仿流线型、筒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防缠绕装置,多用于玉米播种机。
而在要求行距较窄的小麦或水稻播种机上大多用圆盘开沟器,靠自身重力切割秸秆,在秸秆量大的田地进行作业,仍然会产生堵塞,播种质量差;主动防缠绕的如指拨式、锯切式,能够主动对秸秆进行拨离式切割,减少秸秆在开沟器前的堵塞。但是,如锯切式防堵防缠绕装置,由于它使用锯片对秸秆进行切割,它入土功能差,易造成锯片的磨损,寿命较短,而且由于它使用中要求锯片离地1厘米左右,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很难达到这样理想的要求,同样影响到开沟器的顺利通过,易产生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先切后拨式的微耕防缠绕稻麦两用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微耕防缠绕稻麦两用播种机的防缠绕装置,包括播种机机架、主轴,主轴的两端架设置在机架上,主轴后方设有多个开沟器,开沟器呈一排固定在机架上,机架外设有机壳,所述主轴上设有多个圆盘刀库,圆盘刀库位于开沟器前方对应的主轴上,圆盘刀库两端面均布多对微耕刀片,每对微耕刀片沿刀盘的径向对称地设置在圆盘刀库的两端面,微耕刀片的一端固定在圆盘刀库上、另一端延伸在圆盘刀库外周侧,每对微耕刀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圆盘刀库上方的机架上固有多个定刀片,定刀片与圆盘刀库对应设置,圆盘刀库转动时定刀片穿过每对微耕刀片之间的间隙;所述每个圆盘刀库两侧的主轴上均布多片抛物板,每片抛物板沿主轴的切线固定设置;所述开沟器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转轴,转轴与主轴平行,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指拨器,指拨器与主轴上的抛物板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沿圆盘刀库径向在圆盘刀库的两端面对称设置U形槽,微耕刀片的一端设置在U形槽内,每对微耕刀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圆盘刀库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刀片为倒置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定刀片的刀刃与刀盘相切,定刀片通过销钉固定在机架上,定刀片可绕销钉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微耕刀片为一体结构,微耕刀片的上部为梯形柱,微耕刀片的下部为长方体柱,梯形柱的下端面与长方体柱的上端面连接,梯形柱的上底面与长方体柱的左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梯形柱的厚度大于长方体柱的厚度,长方体柱上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螺孔将长方体柱的固定在U形槽内,所述梯形柱的顶端沿右端面设置45度的向下的坡度。
具体的,所述主轴上相邻的两个圆盘刀库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先切后拨的方式实现的,首先圆盘刀库转动带动微耕刀片转动,微耕刀片对土地进行微耕,同时微耕刀片对地表上的秸秆起到无支撑剪切和挑起的作用,当挑起的秸秆进入机壳内后,由于机壳和微耕刀片的间距逐步缩小,对秸秆完成初步挤压,当微耕刀片带着秸秆运动到定刀片时,对运动的秸秆瞬间进行剪切和滑切,完成对秸秆的支撑切割;同时主轴上的抛物板产生风压,向后抛送切割后的秸秆至开沟器的后方,再通过指拨器的转动将秸秆拨掉,防止秸秆缠绕和堵塞在两个开沟器之间;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久,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耕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峙,未经李玉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7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