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触摸按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8035.4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美;叶文林;黎子仪;尹精锐;李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50 | 分类号: | B66B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触摸 按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触摸按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种高层建筑中,传统的电梯,通常采用非触摸式按钮,即机械按钮,机械按钮是嵌在面板的安装孔的,容易积累灰尘,而且其显示效果单一,不够大气。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触摸按钮,不仅能有效避免灰尘进入按钮内,而且能达到双层光影显示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触摸按钮,包括透明面板、镀膜层、丝印层、背光板、感应板,所述透明面板上设有显示区域,所述镀膜层附着在透明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所述丝印层覆盖在镀膜层上,所述背光板设置在丝印层后方,所述感应板设置在所述背光板后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透明面板为钢化玻璃板。
所述电梯触摸按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感应板后方,并且分别与所述感应板、背光板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板为PCBA。
所述丝印层为黑色。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电梯触摸按钮,无需单独设置按键嵌在面板的安装孔内,其透明面板上的显示区域即为按钮区域,不会出现机械按钮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乘客触摸透明面板上的显示区域,由背光板发出的光线穿过透明面板的显示区域经折射成像,成为人肉眼可见的清晰实影,同时一部分光线经透明面板的前表面反射回透明面板后表面的镀膜层上,再由镀膜层反射回透明面板的前表面,再折射成了人肉眼可见的重影,实现双层光影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触摸按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触摸按钮的双层光影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明面板的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面板,110、显示区域,111、楼层按钮,112、开门按钮,113、关门按钮,114、指引线,115、文字说明,2、镀膜层,3、丝印层,4、背光板,5、感应板,6、控制板,10、重影,20、实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触摸按钮,包括透明面板1、镀膜层2、丝印层3、背光板4、感应板5,所述透明面板1上设有显示区域110,所述镀膜层2附着在透明面板1的非显示区域,所述丝印层3覆盖在镀膜层2上,所述背光板4设置在丝印层3后方,所述感应板5设置在所述背光板4后方。本实施例所述透明面板1为钢化玻璃板,所述丝印层3为黑色,即显示区域110不附着镀膜层2与丝印层3,显示区域为可透光的。所述前方、后方是相对乘客而言,靠近乘客的一面为前方,远离的一面为后方。
本实施例所述电梯触摸按钮,无需单独设置按键嵌在面板的安装孔内,其透明面板1上的显示区域110即为按钮区域,不会出现机械按钮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如图2所示,乘客触摸透明面板1上的显示区域110,由背光板4发出的光线穿过透明面板1的显示区域110经折射成像,成为人肉眼可见的清晰实影,同时一部分光线经透明面板1的前表面反射回透明面板1后表面的镀膜层2上,再由镀膜层2反射回透明面板1的前表面,再折射成了人肉眼可见的重影,实现双层光影显示效果。
如图3所述,所述显示区域110包括楼层按钮111、开门按钮112、关门按钮113、多根指引线114、多个文字说明115,所述楼层按钮111、开门按钮112、关门按钮113与对应的指引线114相连指向对应的文字说明115,所述电梯触摸按钮还包括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6设置在感应板5后方,并且分别与所述感应板5、背光板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6为PCBA。乘客触摸楼层按钮111、开门按钮112或者关门按钮113,感应板5接收到触摸指令,传递给控制板6,控制板6控制背光板4发光,光线经透明面板1、镀膜层2作用而呈现双层光影显示效果,如同3D效果,视觉感受更立体;显示区域110上的楼层按钮111、开门按钮112、关门按钮113与对应的指引线114相连指向对应的文字说明115,使各按钮与文字说明形成一个整体设计,从而给乘客更明确清晰的指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8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角块
- 下一篇:一种带人机对话无障碍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