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插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048.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耿田田;王园园;周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6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插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插头组件。
背景技术
插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插头的功能、使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插头,使插头逐渐向更多功能、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但是,一般插头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当人们正在用电脑工作的时候,或者正在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时候,常常会遇到因电源突然发生故障而导致设备断电的情况,使得电脑的数据来不及储存而白费工作,或者观看电视的兴致被打破,更为严重的情形,还可能因突然断电给设备带来不可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能避免因突然断电给设备带来损坏,且便于更换不同规格插脚的分体式插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插头组件,包括一插头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电源相连的蓄电体,所述蓄电体内设置有可充放电的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所述蓄电体的另一端设有三片金属片,所述蓄电池、控制电路板和该金属片在所述蓄电体内相互电连接,所述插头主体一端为与所述三片金属片相配合的插孔,所述蓄电体通过该三片金属片可与具有不同规格插脚的所述插头主体相互插接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不同规格的插脚以可翻转的形式设置在所述插头主体上,进一步减少了插头主体的空间。
再改进,所示蓄电体外形为圆柱形,该蓄电体的侧壁中部设有盖板,通过在蓄电体外壁设置盖板的形式,一方面,使得蓄电体结构灵巧,另一方面,便于蓄电体内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板的安装。
再改进,所述插头主体端面设置有夜光圈,可用于照亮电源插头的插口,这样,在晚上使用插头时,不用再担心找不到电源插头位置了。
再改进,所述蓄电体上设置有USB接口,该USB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该USB接口一方面能为蓄电体充电,另一方面还能为具有USB接口的设备提供电源,提高了该插头组件的适用范围。
再改进,所述蓄电体上设置有电量指示灯,通过设置电量指示灯,方便显示蓄电体的现有电量,便于提前做好充电准备。
再改进,所述蓄电体上设置有电量报警灯,当电量报警灯闪亮时,应马上给蓄电体充电或者提前关闭设备,避免设备的异常断电现象出现。
再改进,所述蓄电体上设置有通电定时开关,该通电定时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蓄电体为设备供电时,利用通电定时开关设置通电的时间,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蓄电体将停止为设备供电,既节省了电量使用,又能满足定时断电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插头和用电设备之间配置与电源插头连接的蓄电体以及与用电设备连接的插头主体,使得电源插头在为用电设备供电的情况下,同时在为蓄电体充电,当出现外部电源突然断电的情形,蓄电体可以继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从而避免了因突然断电给设备带来损坏;同时本实用新型将蓄电体和插头主体设计成分体插接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减小了整个插头组件的体积,从而使其便于携带,另一方面,使得蓄电体可与不同规格插脚的插头连接,满足了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插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分体式插头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插头组件连接在电源插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插头组件连接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蓄电体上与插头主体插接的插接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插头主体上与蓄电体插接的插接面示意图;
图7是一种二脚插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二脚插头主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二脚插头主体插脚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另一种二脚插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三脚插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11所示,本实施中的分体式插头组件,包括一插头主体1和一蓄电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