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扭力扳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0238.7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赖李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李玉兰 |
主分类号: | B25B23/142 | 分类号: | B25B23/142;B25B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扭力 扳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扭力扳手结构,尤指其能调整输出的扭力值,以避免扳转施力过当,造成锁结件或扭力扳手损坏,或施力不足,造成锁结件无法被旋紧,并能将调整后的扭力值固定保持。
背景技术
扭力扳手的作用乃可以设定扭力值,在超过该设定扭力值时就会发出声音,或产生空转,让使用者能清楚获知已超过预设的扭力值,而不再继续施力使用,相对能保护锁结件与扭力扳手不因施力过当而损坏,及能确实将锁结件旋紧。而一般的扭力扳手大多均以一可供转动的控制件带动设于外柄内部的螺杆转动,再以与螺杆相螺合的滑块在外柄内轴向位移,当滑块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即能对弹簧施以不同程度的压迫,进而达到调整扭力值大小的作用。但,由于该常见扭力扳手将扭力值设定在所需大小后,并无法有效的将控制件做固定,使得扭力值仍会因为操作使用时的震动或不经意转动控制件等外力作用下而轻易地改变,如此,都将因为扭力值无法获得保持,让使用者在扳动操作时没有依据,而仍有施力过当,造成锁结件与扭力扳手损坏,或施力不足,造成锁结件无法确实被旋紧等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扭力扳手结构,能将调整的扭力值做固定,以保护锁结件与扭力扳手不因施力过当而损坏,并能确实将锁结件旋紧,同时还能不影响扭力扳手的正常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扭力扳手结构,其包含有:一扳手本体、一外柄、一调整机构、一定位件、一握把及一转动盖,其中,该外柄呈中空状,使该扳手本体能由前方穿入结合,后方则能供该调整机构往前置入,与该扳手本体相接传动,该调整机构在一密合套内置入有连杆组与螺杆,再于该连杆组与螺杆的作动块间套设有一弹簧,该连杆组与扳手本体相接传动,而该作动块则与螺杆相螺合,其特征在于:该螺杆后方延伸有一转动部,该转动部前段设有呈阶状的闪避沟,后段则垂直其轴向贯设有一传动孔,该定位件呈两阶中空状,小径阶的侧边上贯设有穿孔,该定位件穿套于该转动部上,该些穿孔能与该闪避沟相对,以利用定位销穿过该密合套的边壁与穿孔,并容置于该闪避沟内,而令该定位件能固结于该密合套后方,以形成一挡止作用,又该定位件后方端面侧缘间隔环设有多个的凸块,以令二相隔的凸块间能形成为一嵌槽,该转动盖前方凸设有多个定位柱及凹设有一孔穴,让该转动盖能利用该孔穴而套设在该转动部上,周缘外侧则垂直其轴向设有一长形状的滑移孔,让该轴杆能穿过该外柄、滑移孔与转动部的传动孔,而令该转动盖能枢套于该转动部与外柄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一)、其将扭力值设定在所需大小后,能有效的将转动盖做固定,使其无法再被转动,相对在扳动操作时,就不会有因为外力震动或不经意转动下,即造成扭力值再改变的缺憾;(二)、其转动盖能被固定,而让所设定的扭力值能获得保持,故即能在使用者扳动操作时提供一准确的依据,相对就无施力过当,造成锁结件与扭力扳手损坏,或施力不足,造成锁结件无法确实被旋紧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动螺杆转动的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固无法再被转动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李玉兰,未经赖李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0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