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压圈的铆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003.X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聪;田立全;李荣华;梁湘江;李忠锁;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纳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压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压圈的铆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铆压圈铆压在工件的隔磁板上,现有的铆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作人员会借助工具手动将铆压圈压入,但是手动操作的生产效率低,并且在压装时,铆压圈与隔磁板之间很容易出现间隙,不仅影响定位,而且影响最终的装配质量;另一种是采用滚铆工艺或铆点固定,滚铆工艺需要滚铆机,该设备成本高,造成了铆压成本的提高,而且只能进行径向铆压,使得铆压圈和隔磁板之间存在间隙;而铆点工艺不可靠,容易出现铆压圈与隔磁板之间的松动,出现故障频率比较高,不仅影响装配质量,而且给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准确、铆压效果好及铆压效率高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压圈的铆压机构,包括下压油缸、上压板、下压板和退刀组件;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油缸固定连接,且所述下压油缸的底端上固定有与其驱动连接的导向轴;所述下压板的上端面固定有铆压刀刃,所述退刀组件与铆压刀刃驱动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外围套设有与铆压刀刃可接触的下压刀刃,且所述下压刀刃下压时与铆压刀刃相接触,所述铆压刀刃的顶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下压刀刃的底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贴合的第二斜面;所述下压板的下端面上设有铆压孔和与铆压圈相适配贴合的滑槽板,且所述导向轴置于铆压孔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退刀组件包括退刀导柱、退料气缸和用于使铆压刀刃退回原位的退刀压板;所述上压板的底端固定有固定保护环,所述导向轴活动套接在该固定保护环内,且所述退刀压板活动套设在该固定保护环的外壁上且与铆压刀刃可接触连接,所述退料气缸与退刀压板驱动连接,所述退刀导柱与退刀压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退刀压板的底端上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贴合的第三斜面。
其中,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通过下压导柱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轴在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均相对于水平面呈45°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下压油缸的底端上固定有与其驱动连接的导向轴,且导向轴的外围套设有与铆压刀刃可接触的下压刀刃,使得该下压刀刃通过下压油缸与铆压刀刃接触,且两者设置可接触的斜面,可通过斜面的径向分力推动铆压刀刃径向远动,将与滑槽板接触的铆压圈铆紧,同时向下的分力压紧铆压圈和隔磁板,保证铆压圈与隔磁板之间没有间隙,达到了同步实现向下压紧与径向铆压功能,提高了铆压效率和铆压质量。另外,增设退刀组件,可保证工装与工件的快速分离,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劳动强度低、铆压效率高及装配质量好的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的铆压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圈的铆压机构的铆压刀刃退回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下压油缸 11、上压板
12、下压板 13、退刀组件
14、导向轴 15、铆压刀刃
16、下压刀刃 17、固定保护环
18、下压导柱 121、滑槽板
122、铆压孔 131、退刀导柱
132、退料气缸 133、退刀压板
151、第一斜面 161、第二斜面
1331、第三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纳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纳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骨架限位器
- 下一篇:一种含硝磺草酮的水稻除草剂组合物及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