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雾霾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2411.7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张洪;朱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5/18 | 分类号: | B32B5/18;B32B5/26;D03D15/00;D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雾霾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防雾霾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来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TotalSuspendedParticle),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PM为ParticulateMatter缩写),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黑竹炭纤维及其制品以其良好的抑菌性能,超强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抗菌织物中,尤其是在贴身衣物上的运用。黑竹炭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引起了纺织界的关注,其特有的舒适、健康、环保、保健的功能性要求。我国是竹资源大国,黑竹炭纤维取材方便,其产品的开发可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开发独特的产品。黑竹炭纤维中的竹炭粉含有钾、镁、锰等多种金属元素及其炭化物,具有很强的远红外发射和防紫外线功能。罗布麻纤维中纤维素含量高达81.4%,纤维强度高,且手感柔软,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耐腐蚀性强,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罗布麻有较强的抗菌性,有研究资料表面,罗布麻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可高达50%及以上,罗布麻织物经洗涤30余次后无菌率仍高于一般织物的10-20倍。此外,罗布麻与纯棉混纺织物悬垂性、抗静电性较好,吸湿散湿快,具有丝绸般的外观。目前,常用的单层面料无法满足人们对面料多功能性的要求,因此,采用多层复合方法开发复合面料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复合的方法给出一种防雾霾复合面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多层复合方法开发一种防雾霾的复合面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雾霾复合面料,包括面层、中间滤芯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三层平纹织物:第一层织物、第二层织物和第三层织物,所述第一层织物的经纱提起和第二层织物的纬纱交织构成接结实现第一层和第二层织物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层织物的经纱提起和第三层织物的纬纱交织构成接结实现第二层和第三层织物之间的连接;所述中间层滤芯为颗粒活性炭滤芯;所述底层包括两层平纹织物: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述上层织物的经纱提起和下层织物的纬纱交织构成接结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所述面层、中间滤芯层和底层通过直接缝制法结合。
所述面层第一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纱为精梳长绒棉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纱,所述纬纱为精梳长绒棉/涤包芯纱;所述面层第二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纱为精梳长绒棉和竹纤维混纺纱,所述纬纱为精梳长绒棉/涤包芯纱;所述面层第三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纱为精梳长绒棉和竹纤维混纺纱,所述纬纱为天丝和和罗布麻纤维混纺纱;所述底层上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纱为精梳长绒纯棉纱,所述纬纱为精梳长绒棉/涤包芯纱,所述底层下层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线织造而成,所述经纱为精梳长绒棉/涤包芯纱,所述纬纱为精梳长绒纯棉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复合方法,可综合利用罗布麻的抗菌功能、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实现复合面料的有效防PM2.5功能,同时,面层和底层织物中加入包芯纱,可实现复合面料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从而为口罩等的开发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两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雾霾复合面料包括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其中面层1包括三层平纹织物:第一层织物、第二层织物和第三层织物,中间层2滤芯为颗粒活性炭滤芯,底层3包括两层平纹织物: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复合面层和底层平纹织物中相连两层织物中上层织物的经纱4提起和下层织物的纬纱5交织构成接结实现相邻两层织物之间的连接。
纺制过程中,首先分别制备复合面层和底层以及中间滤芯层,其次将得到的面层、中间滤芯层和底层通过直接缝制法结合,最终得到所需的复合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2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亚光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
- 下一篇:榨圈式双螺杆螺旋榨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