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198.3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木胜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8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出行能享受良好的陆地公共交通服务时,也渴望在住宅里得到便捷的垂直交通。因此,近年来,住宅电梯的数量迅猛增长。住宅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是老百姓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给人民的生活起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住宅电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因此住宅电梯特别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由于住宅电梯制造、安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电梯市场需求的膨胀,需要安装电梯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不断发生的电梯安全事件严重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时有所闻的电梯安全事故让人们心惊胆战。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因此,目前除了定期维护检修之外,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解决电梯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它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易行,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保护,降低了轿厢坠落和冲顶的几率,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一对穿孔支撑板、数个伸缩钢棒、与伸缩钢棒数量相等的弹簧、滑栓导轨、一对滑栓、滑栓吊绳、电机,一对穿孔支撑板垂直并列设置,且其上的通孔一一对应,其中一穿孔支撑板的右侧垂直设置有滑栓导轨,滑栓导轨上通过滑栓吊绳配合有一对滑栓,滑栓吊绳与另一穿孔支撑板之间均匀水平设置有数个活动的伸缩钢棒,且伸缩钢棒依次穿设在一对穿孔支撑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穿孔支撑板与滑栓吊绳之间的伸缩钢棒外壁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与伸缩钢棒的右端固定,滑栓吊绳的下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滑栓与轿厢的上下两端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本安全装置安装在井道的一侧,轿厢上下运行时,电机带动滑栓在滑栓导轨上与轿厢在井道中同步上下运行,运行过程中,滑栓把所经之处的伸缩钢棒连同弹簧一同顶出,防止轿厢下坠或冲顶。滑栓移开之后,伸缩钢棒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易行,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保护,降低了轿厢坠落和冲顶的几率,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穿孔支撑板1、伸缩钢棒2、第二穿孔支撑板3、弹簧4、滑栓导轨5、滑栓6、滑栓吊绳7、电机8、曳引吊绳A、井道B、轿厢C。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穿孔支撑板1、伸缩钢棒2、第二穿孔支撑板3、弹簧4、滑栓导轨5、滑栓6、滑栓吊绳7、电机8,第一穿孔支撑板1与第二穿孔支撑板3垂直并列设置,且其上的通孔一一对应,第二穿孔支撑板3右侧垂直设置有滑栓导轨5,滑栓导轨5上通过滑栓吊绳7配合有一对滑栓6,滑栓吊绳7与第一穿孔支撑板1之间均匀水平设置有数个活动的伸缩钢棒2,且伸缩钢棒2依次穿设在第一穿孔支撑板1、第二穿孔支撑板3上相对应的通孔内,第二穿孔支撑板3与滑栓吊绳7之间的伸缩钢棒2外壁套接有弹簧4,且弹簧4与伸缩钢棒2的右端固定,滑栓吊绳7的下端与电机8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滑栓6与轿厢C的上下两端相配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为:轿厢C通过曳引吊绳A垂直设置在井道B内,本安全装置则安装在井道B的一侧,轿厢C上下运行时,电机8通过卷绕滑栓吊绳7正反转动,从而带动滑栓6沿着滑栓导轨5与轿厢C同步上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滑栓6把所经过位置的伸缩钢棒2连同弹簧4顶出,使伸缩钢棒2穿出第一穿孔支撑板1,对轿厢C的上下端进行限位,有效地防止轿厢C坠落和冲顶。当滑栓6离开后,被其顶出的伸缩钢棒2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易行,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保护,降低了轿厢坠落和冲顶的几率,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木胜,未经杨木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乘客电梯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用超薄型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