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乏汽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296.7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宇;鲍海涛;唐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姆斯壮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F28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再利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节能减排、降低工业成本成为国家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由于工业工艺原因产生的大量低压蒸汽、闪蒸汽(乏汽)充分回收、利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传统的乏汽回收中,乏汽在换热器中放出热量,成为温度较低的凝结水,通过电泵加压输送到下游设备,传统电泵站配套水箱体积庞大,热损失大,结构复杂,有汽蚀且会消耗大量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乏汽回收系统,解决传统的乏汽回收系统大量消耗电能而且存在汽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乏汽回收系统,包括:
用于收集乏汽的乏汽集箱;
与所述乏汽集箱连接,用于将所述乏汽与工艺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与所述换热器连接,用于收集所述乏汽经所述换热器后凝结的凝结水的集水罐;
与所述集水罐连接,控制凝结水输出的凝结水泵;其中,
所述乏汽集箱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乏汽入口,各个乏汽入口分别与不同来源的乏汽进口管道连接;
所述换热器设置有待加热工艺介质入口和加热工艺介质出口,所述待加热工艺介质入口与工艺介质输入管道连接,所述加热工艺介质出口与工艺介质输出管道连接;
所述凝结水泵设置有动力源入口和凝结水出口,所述动力源入口与动力源输入管道连接,所述凝结水出口与凝结水输出管道连接。
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与所述待加热工艺介质入口连接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加热工艺介质出口连接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换热器的乏汽入口和凝结水出口连接的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分别由挡板分隔;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多个工艺介质流通管道,所述工艺介质流通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工艺介质流通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其中,所述换热器的顶端还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其中,所述凝结水泵的动力源为蒸汽或压缩空气。
其中,所述凝结水泵设置有一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浮球;与所述浮球连接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动力源入口处,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凝结水泵的排气口处。
其中,所述凝结水泵的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集水罐的排气口。
其中,所述工艺介质输入管道和所述工艺介质输出管道分别设置有温度表,所述乏汽集箱、所述动力源输入管道和所述凝结水输出管道分别设置有压力表。
其中,所述集水罐与所述凝结水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凝结水泵与所述凝结水输出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止回阀。
其中,所述集水罐还连接有一液位计。
其中,所述换热器,所述集水罐和所述凝结水泵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接排污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同来源、压力的高品质乏汽通过乏汽进口管道集中到乏汽集箱,形成一定压乏汽,由于乏汽集箱与换热器的压强差乏汽会通过乏汽集箱与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进入到换热器中,乏汽在换热器中与经工艺介质输入管道进入的待加热工艺介质进行热交换,乏汽降温形成凝结水流入下方的集水罐中,经凝结水泵将凝结水由凝结水输出管道输出到下游使用凝结水的设备。凝结水泵通过动力源输入管道输入的动力源工作。整个系统不需消耗电能即可完成乏汽的回收再利用,不使用电泵,也就不存在汽蚀的问题,而且待加热工艺介质被加热后能够直接输送到需要的设备无需对其单独加热避免了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待加热工艺介质通过待加热工艺介质入口进入到换热器的第一部分内,再经进口进入工艺介质流管道内,乏汽通过乏汽入口进入第三部分内。乏汽与待加热工艺介质通过工艺介质流通管道间接接触,两者就可以进行间接换热,乏汽将自身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工艺介质,乏汽冷凝得到凝结水聚结在第三部分的下部通过凝结水出口流出,而待加热工艺介质被加热后由出口流到第二部分中,通过加热工艺介质出口流出。乏汽与工艺介质间接完成热交换,避免了传统换热中直接接触使得凝结后的凝结水中溶入了氧气或者其他杂质的问题,不降低凝结水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乏汽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乏汽回收系统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姆斯壮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姆斯壮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级机械密封液冷凝装置
- 下一篇:加热炉余热全回收循环利用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