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476.5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梅;赵海平;李春义;褚文辉;王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王玉松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动物 遮光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属于特种动物生物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鹿驯化程度较低,人工养殖状态下也不允许人类靠近,因此对鹿进行串圈和医疗时需要将鹿进行麻醉。麻醉状态的鹿眼捷肌麻痹,瞳孔放大,因此,应注意对其眼睛的保护:1)避光,以免光线刺激使其过于亢奋,不利于麻醉。2)防止其他物质等对眼睛的伤害。以往对鹿科动物的研究中,往往因为忽视对鹿眼睛的遮挡和保护,使麻醉鹿中间苏醒,抽动,睡眠不深或眼睛受到损伤等事故发生,即使没有忽视对眼睛的保护,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对其实施保护,如用毛巾等蒙住双眼,很容易滑落,需要专人扶着,为对麻醉鹿的操作带来很大麻烦。同时,现有的眼罩多为人所设计,而鹿科动物的眼睛生于头的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而且两眼间距较宽,所以现有眼罩不适合鹿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全面盖住麻醉鹿双眼,不仅遮光,还能保护鹿科动物眼睛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设有遮眼部、系带和连接部,解决了鹿科动物麻醉后遮掩避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是由两个遮眼部1、两条耳部系带2、两条嘴部系带3和连接部4组成;两条耳部系带2对称的置于两个遮眼部1的上端,通过缝合线连接;两个嘴部系带3对称的置于两个遮眼部1的底端,通过缝合线连接;连接部4连接两个遮眼部1;所述连接部4为别针、粘绒、纽扣、卡扣、松紧带或调节扣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遮眼部1由黑色高压棉布缝制而成,层数不少于两层。
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眼罩通过设置遮眼部保护鹿科动物麻醉后眼部免受光的刺激,避免了动物因光刺激导致过于兴奋,麻醉不彻底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耳部系带和嘴部系带,对遮眼部进行固定,防止在麻醉过程中遮眼部脱落,通过设置连接部调节遮眼部间距,以适应不同体型鹿科动物的使用。本适应新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麻醉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动物的福利,使其免受刺激和惊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遮光眼罩的结构图;
(1,遮眼部;2,耳部系带;3,嘴部系带;4,连接部)。
图2为实施例2中遮光眼罩的结构图;
(1,遮眼部;2,耳部系带;3,嘴部系带;4,连接部)。
图3为实施例3中遮光眼罩的结构图;
(1,遮眼部;2,耳部系带;3,嘴部系带;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是由两个遮眼部1、两条耳部系带2、两条嘴部系带3和连接部4组成。其中,两个遮眼部1是用两层黑色高压棉布缝制而成,在两个遮眼部1的上端分别对称的,通过缝合线缝有两条耳部系带2;在两个遮眼部1的底端分别对称的缝有两个嘴部系带3;连接部4为黑色松紧带,缝合在两个遮眼部1的两端,起到连接的作用。
在使用时,当鹿科动物被麻醉后,将两条耳部系带2绕过动物耳部根部系好,防止眼罩的掉落。然后,调整遮眼部1和连接部4的位置,完全遮住动物的眼睛,避免光刺激动物的眼部。最后将嘴部系带3绕到动物的嘴部下面,固定住眼罩的位置,系好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麻醉鹿科动物遮光眼罩,是由两个遮眼部1、两条耳部系带2、两条嘴部系带3和连接部4组成。其中,两个遮眼部1是用三层黑色高压棉布缝制而成,在两个遮眼部1的上端分别对称的,通过缝合线缝有两条耳部系带2;在两个遮眼部1的底端分别对称的缝有两个嘴部系带3;连接部4为四个别针,缝合在两个遮眼部1的两端,起到连接的作用。
在使用时,当鹿科动物被麻醉后,利用连接部4的四个别针将两个遮眼部1连接起来,再将两条耳部系带2绕过动物耳部根部系好,防止眼罩的掉落。然后,调整遮眼部1和连接部4的位置,完全遮住动物的眼睛,避免光刺激动物的眼部。最后将嘴部系带3绕到动物的嘴部下面,固定住眼罩的位置,系好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也可以在系好两条耳部系带2和嘴部系带3后,通过连接部4的四个别针来调节眼罩的位置,并最后将眼罩固定住。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站场用双臂自升旋转式监控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