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253.6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远高科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1026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耐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
背景技术
许多现代化得写字楼、宾馆、商场、地铁、火车站、居住楼等重要公共场所的装饰越来越豪华,使用的可燃物越来越多,为防止发生火灾,装修的线路必须采用防火性能优良的电缆,以便减少火灾损失。目前防火电缆多采用聚氯乙烯加阻燃剂制造的护套来进行阻燃,但这种方法使电缆成本大幅度上升;另外,由于阻燃剂中含有大量卤素,电线电缆在燃烧时就会放出大量的毒气、酸雾和烟气,这些燃烧产物不仅危及生命完全,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设备和建筑物的严重腐蚀,给灭火、消防救生和人员撤离及抢救财产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促进人们研究和开发低烟、无卤、低毒的清洁环保型电力电缆,是当今防火电线电缆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包括若干多芯导体,所述多芯导体由若干单芯导体绞合而成,所述多芯导体的外侧从里至外依次包裹有绕包层一、金属套管和分色层;所述若干多芯导体相绞合,所述若干多芯导体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绞合后的多芯导体外侧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隔氧层一、绕包层二、隔氧层二、绕包层三和外护套,所述隔氧层二内设有若干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绕包层一、充填层、隔氧层一和隔氧层二的材料均为无机矿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分色层和外护套的材料均为聚烯烃。
进一步的,所述绕包层二和绕包层三均为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单芯导体为铜线。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套管为铝拉拔管。
进一步的,所述多芯导体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此电缆既满足了电缆的电气、机械性能的要求,防火效果好,无毒害,使用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阻燃耐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单芯导体;2、绕包层一;3、金属套管;4、分色层;5、填充层;6、隔氧层一;7、绕包层二;8、隔氧层二;9、钢丝;10、绕包层三;11、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包括若干多芯导体,所述多芯导体由若干单芯导体1绞合而成,所述多芯导体的外侧从里至外依次包裹有绕包层一2、金属套管3和分色层4;所述若干多芯导体相绞合,所述若干多芯导体之间设有填充层5;所述绞合后的多芯导体外侧从里至外依次设有隔氧层一6、绕包层二7、隔氧层二8、绕包层三10和外护套11,所述隔氧层二8内设有若干钢丝9;所述绕包层一2、填充层5、隔氧层一6和隔氧层二8的材料均为无机矿物质;所述分色层4和外护套11的材料均为聚烯烃;所述绕包层二7和绕包层三10均为无纺布;所述单芯导体1为铜线;所述金属套管3为铝拉拔管;所述多芯导体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阻燃耐火电缆,多根铜线(单芯导体1)紧压绞合成多芯导体;在单芯导体1外用无机矿物质绕包层(绕包层一2)绝缘;在无机矿物质绕包层(绕包层一2)外用金属套管3(优选为铝套)拉拔工艺包覆;在铝套外用聚烯烃挤包包覆(作颜色区分);然后,把多芯导体成缆绞合,在绞合时,中间用无机矿物质填充;通过灌装工艺在外加一层无机矿物隔氧层;在无机矿物隔氧层外用一层无纺布绕包扎紧;在无纺布外通过二次灌装工艺加一层无机矿物隔氧层同时里夹一层细钢丝;然后再用一层无纺布绕包扎紧;在无纺布外用聚烯烃挤包外层。通过GB/T12666.6-2008及BS6387-1994标准。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远高科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远高科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