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290.9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游兴荣;周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拉结筋预埋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用地供应紧张和建筑物地面土地平方价格居高不下,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降低房价和满足建筑物抗震要求,多层砖混结构渐渐淡出城市建设的眼线,逐步被多层和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所替代。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推行保证了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但设计规范中对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之间拉结筋尚无做法明确规定。
但是拉结筋的位置和锚固强度是必须要满足要求的,如果位置不准确砌筑墙体时就不能和墙体和混凝土结构很好的结合而影响墙体的整体性,如果强度不够就不能满足地震时的强度抗拉要求等,最终导致在地震中填充墙的严重破坏或者倒塌,由此可见必须保证拉结筋的施工质量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传统拉结筋的做法包括全预埋法、部分预埋焊接法、预埋钢板焊接法、模板打洞插筋预埋法、嵌入膨胀螺栓焊接法、开孔化学锚固植筋法、贴模板钢筋预埋法等。虽然以上方法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存在拉结筋预埋精确度、增加施工难度、对模板损伤、成本有所增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
对于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包括套筒和钢筋锚脚;套筒的一端封闭且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拉结筋一端设有的外螺纹相适配;钢筋锚脚焊接在套筒封闭端的两侧。
作为优选,封闭钢筋锚脚为U形,U形开口的两端焊接在套筒另一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预埋套筒的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的精确定位方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的精确定位方法实施例的定位示意图。
图中,1-钢套筒,2-内螺纹,3-底板,4-钢筋锚脚,5-拉结筋,6-结构钢筋,7-模板,8-绑扎处,9-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筒,由钢套筒1和钢筋锚脚4组成。钢套筒的一端用底板3封闭,钢套筒设有内螺纹2且内螺纹2与拉结筋一端设有的丝扣相适配。
钢筋锚脚4为U形钢筋,U形钢筋开口的两端焊接在钢套筒1封闭端的两侧。
为能够做到准确定位,本实施例采用如图2所示的安装方法,具体如下:
(1)制作一端封闭的带内丝钢套筒1用于预埋,钢套筒的封闭端焊接U形钢筋作为钢筋锚脚4,用于固定套筒同时起到锚固作用;
(2)结构钢筋6绑扎完成后预埋钢套筒,预埋的钢套筒的钢筋锚脚4与结构钢筋6绑扎或者焊接牢固,钢套筒的开口端紧贴模板内侧,并用定位螺栓9从模板7外侧拧入钢套筒1的开口端(图3);
(3)拆除模板7,根据设计计算确定拉结筋的长度,将一端带丝扣的拉结筋5转入套筒内。
整个操作流程如下:
制作钢套筒→焊接锚固钢筋→预埋钢套筒→模板拆除→安装拉结钢筋。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