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9497.6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汪春晖;王祖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8 | 分类号: | F01P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的散热器组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工程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挖掘机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由于挖掘机的出现使得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力。在挖掘机工作的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过热的现象,为了给发动机降温,需要对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进行冷却,这就需要在挖掘机中设置散热器组。目前,挖掘机常用的散热器组为并联式散热器,其包括水散热器、中冷器及油散热器,该水散热器、该中冷器与该油散热器平行并列排列设置,即形成一条直线式的布置。然而,上述平行并列排列设置会使散热器组的宽度增大,使得挖掘机底盘上所需空间庞大、结构笨重,在挖掘机中布置体积较大的散热器组会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以便更加适应使用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组。
该散热器组包括水散热器、中冷器与油散热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水散热器、所述油散热器之间分别形成有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组还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包括用于对应地收容所述水散热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油散热器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三框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的横向面积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直线式布置的散热器组的横向面积较小,即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的宽度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散热器组的宽度减小,有利于该散热器组在工程机械中的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所述散热器组的工程机械。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为挖掘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上述散热器组的工程机械,由于上述的散热器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散热器组的工程机械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组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散热器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组,其设置于工程机械中。该散热器组包括底座、散热壳体、水散热器1、中冷器2与油散热器3,该散热壳体设置于该底座上。
该散热壳体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该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及第三框架用于对应地收容该水散热器1、中冷器2与油散热器3。该散热壳体内设置有该水散热器1、该中冷器2及该油散热器3。该水散热器1及中冷器2用于冷却工程机械的发动机,该油散热器3用于冷却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
该第二框架的两侧与该第一框架及第三框架相连接,通常,该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及第三框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该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第三框架之间分别形成有锐角β及β’,也就是说该中冷器2与该水散热器1、该油散热器3之间形成有锐角β及β’。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的横向面积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直线式布置的散热器组的横向面积较小,即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组的宽度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散热器组的宽度减小,有利于该散热器组在工程机械中的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工程机械为挖掘机。
由于上述的散热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置有该散热器的工程机械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9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引导轮的传动轨道
- 下一篇:摩托车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