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0341.X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孟剑;孟祥全;张嘉鹏;张子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创新废酸除硅再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焙烧 再生 尾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中再生盐酸工艺中洗涤塔后尾气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工厂钢材轧制前要进行酸洗,酸洗线产生的废酸通常采用喷雾焙烧法进行再生,可生产出18~20%的再生酸返回酸洗线使用,同时获得优质的氧化铁粉。这个工艺产生的尾气在洗涤塔进行3段洗涤,但洗涤后仍含酸约50~80mg/m3,还不能达到我国现行的《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5-2012)所控制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m3指标。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和国人法制观念的增强,改造多年以来惯用的工艺,解决酸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达到国标要求,就成了当前研究的新课题,实施酸再生装置尾气碱洗工艺,具有操作稳定、波动小,碱耗低的优点,可以使酸再生工艺产生的尾气经洗涤后PH值接近于7,并低于国家排放标准30mg/m3的指标,能够彻底解决再生装置尾气排放含酸及浓度不达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采用碱洗塔或碱洗循环槽对洗涤塔后含酸尾气进行碱洗净化,使其PH值接近7,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碱洗塔、配碱槽和碱贮槽,所述碱洗塔自循环管路上设碱洗塔循环泵,碱贮槽和配碱槽之间的管路上设卸碱泵,配碱槽和碱洗塔之间的管路上设碱液喷淋泵。
所述碱洗塔下部设满流管,连接污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洗涤塔后含酸尾气进行碱洗净化,使其PH值接近7,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系统操作稳定、波动小,耗碱量低;
3)投资少,见效快,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卸碱泵 2.碱贮槽 3.配碱槽 4.碱液喷淋泵 5.满流管 6.碱洗塔 61.填料层 62.碱洗塔烟囱 63.喷头 7.碱洗塔循环泵 8.污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碱洗塔的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碱洗塔6、配碱槽3和碱贮槽2,所述碱洗塔6自循环管路上设碱洗塔循环泵7,碱贮槽2和配碱槽3之间的管路上设卸碱泵1,配碱槽3和碱洗塔6之间的管路上设碱液喷淋泵4。
所述碱洗塔6下部设满流管5,连接污水池8
基于一种喷雾焙烧法酸再生含酸尾气净化系统的含酸尾气净化工艺,采用碱洗塔6对洗涤塔后含酸尾气进行碱洗净化,使其PH值接近7,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包括如下步骤:
1)外购碱,用槽车运到碱贮槽2旁,用卸碱泵1输送到碱贮槽2贮存;
2)配碱时,用卸碱泵1把碱输送到配碱槽3,加水配制成10%浓度的碱液备用;
3)从酸洗线酸再生装置洗涤塔经管道输送来的含酸50~80mg/m3的尾气从碱洗塔6下部进入,在填料层61与上部循环喷淋的碱液逆向接触,尾气中的酸与碱液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HCL+NaOH=NaCL+H2O,将其中的HCL去除;碱液由碱洗塔循环泵7抽取碱洗塔6下部碱液送往上部进行循环喷淋;
4)碱液喷淋泵4抽取配碱槽3中的碱液到碱洗塔烟囱62处的喷头63进行补充喷淋,使尾气清洗更加彻底,补充喷淋的碱液向下流入循环碱液中;
5)不断增加的循环碱液从碱洗塔6下部的满流管5溢出,流入污水池8送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合格后外排;
6)经碱液喷淋清洗后的尾气,含酸量≤30mg/m3,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从碱洗塔烟囱62直接排放。
所述填料层61采用的是PPH填料层。
10%左右的碱液是在配碱槽3配制的,从碱贮槽2打入浓碱加水配制。
在碱洗塔烟囱62上喷洒的新碱液吸收部分酸雾后自流到循环段的填料层61上,并混 入循环喷淋液中,碱洗塔6下部设满流管5,多余的喷淋液自流出碱洗塔6进入污水池8,去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合格后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创新废酸除硅再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创新废酸除硅再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0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阀门上的锁芯
- 下一篇:一种带缓冲装置的气动角座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