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升降的床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0745.9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3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钟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剑 |
主分类号: | A47C21/08 | 分类号: | A47C21/08;A47D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床护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小孩睡觉时滚下床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几乎所有的床均无床沿,即使有,也很矮,无法防止小孩睡觉时滚下床。
因此,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防止小孩睡觉时滚下床的护栏,但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
有的护栏晚上、白天都竖立在床沿,不能折叠,给床的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
有的床护栏,尽管可以折叠,但要两人配合才能折叠;
有的床护栏,尽管可以一个人折叠,但操作麻烦、装置太过复杂,又容易损坏;
几乎所有的床护栏,护栏折叠器下的底座立杆高度都不能调节,无法适应不同的床垫厚度;
几乎所有护栏折叠器上的护栏高度也不能调节,无法在使用中根据护栏折叠器到地面的高度来调节护栏的高度以便于护栏能够完全折叠到床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床护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升降的床护栏。
一种可升降的床护栏,包括护栏立杆、护栏立杆升降器、护栏折叠器、底座立杆、底座立杆升降器、底座固定器、护栏横杆、护栏辅助立杆;其特征在于,分别设于两侧的左底座固定器和右底座固定器,且左底座固定器上连接第二底座立杆,第二底座立杆通过一第一底座立杆升降器连接第一底座立杆,第一底座立杆通过一个第一护栏折叠器连接一第二护栏立杆,第二护栏立杆通过一第一护栏立杆升降器连接一第一护栏立杆;
右底座固定器上连接第四底座立杆,第四底座立杆通过一第二底座立杆升降器连接第三底座立杆,第三底座立杆通过一个第二护栏折叠器连接一第四护栏立杆,第四护栏立杆通过二护栏立杆升降器连接一第三护栏立杆;
一护栏上横杆与所述第一护栏立杆和第三护栏立杆相连接在一起;
一护栏下横杆与所述第一护栏立杆和第三护栏立杆相连接在一起;
第一护栏辅助立杆连接所述护栏上横杆,第二护栏辅助立杆连接所述护栏下横杆,第一护栏辅助立杆和第二护栏辅助立杆之间设置一第三护栏立杆升降器。
优选的是,本护栏折叠器如“说明书附图2 护栏折叠器”,其拆解图如“说明书附图3 护栏折叠器分解图(仰视)”,“说明书附图4 护栏折叠器分解图(俯视)”。
优选的是,构件5和构件6组成的长方形滑槽开口和圆形槽7开口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滑槽。
优选的是,在封闭滑槽一侧设置一个由构件4和构件5组成的立杆卡槽;在封闭滑槽内设置内筒8,内筒8内设置由构件9和构件10组成的“八”字形卡槽。
优选的是,在立杆卡槽中插入护栏立杆1,封闭滑槽中置入转轴2,护栏立杆1和转轴2通过构件3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本专利设置2个折叠器,当护栏处于竖立防护时,向上提拉护栏,护栏立杆脱离立杆卡槽不受约束,折叠器转轴脱离固定槽进入到上部圆筒内可旋转的单向开口内筒槽中,并卡在内筒槽中;此时再向外推护栏,与之固定在一起的转轴带动内筒旋转,当护栏立杆旋转180°折叠时,内筒槽开口和固定槽开口是错开的,阻止转轴从内筒槽中滑入固定槽中,限制块11也阻挡连接块3向下滑动,护栏处于折叠和可旋转状态。当护栏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向上向内提拉护栏使护栏立杆绕折叠器转轴旋转180°,内筒槽开口和固定槽开口重合,转轴向下通道形成并向下滑入固定槽中,护栏立杆随同滑入立杆卡槽中,立杆卡槽卡紧护栏立杆,护栏不能转动,处于竖立防护状态。
优选的是,为使底座立杆适应不同的床垫厚度,本专利设置了一个底座立杆升降器,底座立杆的上半段和下半段插入箍套的孔内,进行移动调节,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为使护栏既能完全折叠,又尽可能高一些,本专利设置了一个护栏立杆升降器,护栏立杆的上半段和下半段插入箍套的孔内,进行移动调节,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底座立杆护栏、立杆上排列一定间距的孔,以便于螺钉穿过孔洞固定住立杆。
优选的是,在底座的水平段上设置箍套,此箍套可沿底座水平段滑动,箍套同时套在一“L”形的固定杆上并可滑动,“L”形固定杆的折弯插入床板缝隙或顶住床沿内侧以固定护栏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剑;,未经钟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0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