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收束切断时的弹性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5119.9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收束 切断 弹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过程中进行收束作业时用到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在完成放卷拉丝、清洗、上绝缘漆、上胶、风干等步骤后,最终肯定要收束成卷。当每卷的米数达到额定要求后,必然要对电缆进行切断。切断时,机器会暂时停机,夹具夹紧线头,然后刀具运动进行切断、工人运走收线架。接着工人装入新的收线架,夹具松开,工人手动重新将断开的线头压入收线架的接头处。然而由于此处出现了电缆一松一紧的状态切换,如果走线轮布置不当,或者工人操作熟练程度不够,往往会使得电缆从线夹上脱落,导致需要重新挂线,十分不便。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线头刚与收线架压合、直到电机收卷这段期间,电缆是处于未张紧的状态。故应当有一种装置来使得电缆即使是处在收束切断过程中,也时刻保持张紧状态不致疲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收束切断时的弹性张紧装置,其能使电缆即使是处在收束切断过程中,也时刻保持张紧状态不致疲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电缆收束切断时的弹性张紧装置,包括与机台连接的调整架,所述调整架与可使调整架沿Y向平移的气缸牵引机构连接,调整架上设有弹性张紧轮组,所述弹性张紧轮组包括:摆动臂,其具有两个,摆动臂后端跟调整架铰接,前端设有转轴;过线轮,其与所述转轴连接并可绕转轴转动;弹性件,其同时与所述两个摆动臂连接,使两个摆动臂保持互相分离的趋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两端分别与两个摆动臂抵接的弹簧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臂的前端设有供弹簧片端部紧密嵌入的凹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架包括:
下座,其下部与摆动臂后端铰接,下座中设有Z向高度调整孔;中座,其设在下座的上面,中座上设有X向导槽;上座,其整体呈T字形,具有上面板和位于上面板下方的下导柱,所述下导柱插入Z向高度调整孔中且插入深度可调,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有嵌入X向导槽中的滑块,使得上座相对于中座在X向上位置可调;顶座,其设在上座上方,与中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牵引机构与顶座连接并牵引顶座沿Y向运动,顶座上部设有Y向导槽;滑板,其与机台固定连接,且与Y向导槽连接使得顶座相对于滑板在Y向上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电缆绕过两个过线轮,当生产线上的机器对电缆进行收束切断时,气缸牵引机构活动,带动调整架整体沿Y向后移,此时电缆会被拉动,但由于弹性件的弹性支撑作用,使得两过线轮会自适应地相向靠近,不会对电缆过分牵引,且同时时刻保持过线轮与电缆的接触;当电缆已经完成前一卷的收束切断作业、开始下一卷的走线时,气缸牵引机构驱动调整架复位,两过线轮在弹性件作用下重新归位,使生产继续进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能保证电缆即使是处在收束切断过程中也时刻保持张紧状态不致疲软,张紧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电缆收束成卷的工序环节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5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钩的自润滑链条吊钩
- 下一篇:真空吸附伺服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