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浇道的改良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5972.0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浇道 改良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模制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冷浇道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在已知技术中,我国第091216755号新型专利前案揭露有一种在模具内部的流道周侧环设有适当的绝热部,据以使在该流道中流动的高分子原料可以被维持于反应温度以下,避免原料受模具过高温度的作用而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聚合或发泡的反应,从而确保应注入模室内部的原料得以完全地注入。
该项已知技术固可达成所企求减少废料以及节能环保的目的与功效,但其具体地将绝热部作为模具组成一部的技术,则徒增了模具制造加工的不便,同时,所拟使用的模具为多数之际,各个模具内部也均需具备有相同的绝热部构造,如此一来,则徒然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容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其使冷浇道位于断热或受热的环境下,据以使高分子原料在冷浇道中流动时,可以避免原料温度的骤降,同时可以延长原料在冷浇道中维持熔融态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冷浇道之改良构造者,系使冷浇道非如习知技术般为模具构成之一部,而系位于模具使用时所搭配应用之辅助物品中,具体而言,该冷浇道的改良构造包括一板状垫座;一板状隔热部,以一侧板面贴接于该垫座的一侧;一板状加热部,设以一侧板面与该隔热部的另侧板面贴接;一模具,与该加热部另侧板面邻接,具有一入料口;一冷浇流道部,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并与该入料口连通,具有一进流道,自该隔热部的板端往内延伸预定的深度,一入流道,自该隔热部延伸至该加热部,而以两端分别与该进流道及该入料口连通;一阀部,设于该入流道中,而可在一阻闭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往复位移,当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阻断该入流道以中断该入料口与该进流道间的连通。
其中,所述隔热部具有二彼此迭接的隔热板。
其中,所述进流道位于所述各隔热板之间。
其中,所述冷浇流道部更包含有一进流管,夹设于所述各隔热板间,而以管孔构成所述进流道。
其中,所述入流道与所述进流道呈彼此垂直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冷浇流道部设于该隔热部内,可避免于该冷浇流道部中流动的高分子原料的温度骤降,使其仍可以维持熔融的可流动状态,避免原料在流道中冷却硬化而需清理的情况产生。倘因间隔时间过久,致使原料在该冷浇流道部已呈固态之际,由于该进流管可被取出,而可使清理的作业易于实施。另外,也可在该进流管的周侧另行设置可提供热能的已知加热装置,俾得以提供热能使固态的高分子原料可以再次受热成熔融态而流动,使注料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阀件的阻料钢珠位于阻闭位置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图3局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沿图1中a-a割线的剖视图,其中,该阀件的阻料钢珠位于释放位置上。
附图标号:10:冷浇道的改良构造;20:垫座;30:隔热部;31:隔热板;32:容孔;33:凹入;34:穿孔;40:加热部;50:模具;51:入料口;60:冷浇流道部;61:进流管;62:进流道;63:入流道;631:接合室;632:缓冲室;633:流身段;634:肩面;70:阀部;71:阻料钢珠;72:定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即举以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冷浇道的改良构造10,其主要包含有一垫座20、一隔热部30、一加热部40、一模具50、一冷浇流道部60以及一阀部70。
该垫座20为具适当厚度的板状体。
该隔热部30呈板状而以底侧板面贴接于该垫座20的上侧座面上,具有二彼此迭接的隔热板31,二容孔32彼此同轴地分设于各该隔热板31上,二呈半圆的长条凹入33,分设于各该隔热板31的邻接板面间,并使曲率中心同轴地彼此对接呈圆形穿孔34,而以一端与各该容孔连通,另端则在迭接隔热板的板端形成开口。
该加热部40呈板状,并以底侧板面贴接于该隔热部的顶侧板面。
该模具50贴设于该加热部40的顶侧板面上,具有一入料口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5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瘦腿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重量可调式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