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液分离器双焊点同焊式输入输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142.X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张水华;丁贤斌;傅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双焊点 输入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系统装置领域,尤其与汽液分离器双焊点同焊式输入输出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液分离器是制冷系统常用的气液分离和回油装置,为防止液体冷媒直接进入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的泵体而造成泵体损坏,因此通常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竖直安装一个汽液分离器,使气体冷媒和液态冷媒的分离,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目前市场上的汽液分离器一般包括罐体、上端盖、下端盖、输入管、输出管和过滤器,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封盖于罐体两端,上端盖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翻边,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穿过进口和出口伸入罐体内腔,并分别通过进口与出口处的翻边进行焊接连接,为了与制冷系统中其他部件的良好的焊接连接,输入管和输出管通常为铜管,但由于铜为稀有金属材料,铜管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输出管伸入罐体内的部分为U形管,长度较长,使汽液分离器整体价格上升,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一些工厂通过将罐体内的输出管改成钢管,与钢材料的上端盖焊接,然后在输出管的出口端部焊接铜接管,方便与制冷系统中其他部件的良好焊接,这样通过将汽液分离器的输出管由铜管改成钢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同一钢管需要多次焊接,存在后焊接时容易影响前一次焊点的牢固度,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引起焊接点开裂甚至脱落,影响汽液分离器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汽液分离器钢管式输入输出结构存在的钢管与上端盖的焊点在焊接制造过程中容易受损坏和制造工序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输入、输出结构与汽液分离器上端盖的焊接牢固度好以及制造工序简单的汽液分离器的输入输出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汽液分离器双焊点同焊式输入输出结构,包括罐体、上端盖、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上端盖封盖于罐体端部,上端盖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端盖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所述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和不锈钢输出管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每一扩口部上插装有一铜接管,使扩口部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的内壁与扩口部的外壁之间、扩口部的内壁与铜接管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第一焊剂层、扩口部、第二焊剂层和所述上端盖翻边部的五层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翻边部为外翻边,方便所述不锈钢输入、输出管从所述上端盖的底部穿装。
所述的铜接管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所述扩口部的内台阶靠肩上。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首先,分别在输入、输出管的扩口部上分别插装一铜接管,使铜接管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扩口部的内台阶靠肩,然后,将输入、输出管分别穿装于上端盖的进口和出口的翻边部,使扩口部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的内壁间隙配合,对铜接管、扩口部和翻边部同时焊接,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第一焊剂层、扩口部、第二焊剂层和所述上端盖翻边部的五层结构。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端盖的翻边部和输入、输出管的扩口部以及铜接管之间同时焊接,减少了焊接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避免了多次重复焊接引起的焊点损坏,提高了焊接牢固度,减少了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3、上端盖2、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上端盖2封盖于罐体3端部,上端盖2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上端盖2上的进口和出口设置有翻边部9,翻边部9为外翻边,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分别穿过所述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不锈钢输入管5和不锈钢输出管4的外端设置有扩口部8,每一扩口部8上插装有一铜接管1,铜接管1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所述扩口部8的内台阶靠肩上,使扩口部8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1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8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与扩口部8的外壁之间、扩口部8的内壁与铜接管1的外管壁之间以及扩口部8端面周围均填充有焊剂,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1、第一焊剂层7、扩口部8、第二焊剂层6和所述上端盖2的翻边部9的五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首先,分别在输入、输出管的扩口部8上分别插装一铜接管1,使铜接管1的底端端面抵靠于扩口部8的内台阶靠肩,然后,将输入、输出管分别穿装于上端盖2的进口和出口的翻边部9,使扩口部8的内壁与所述铜接管1的外管壁间隙配合,扩口部8的外壁与所述翻边部9的内壁间隙配合,对铜接管1、扩口部8和翻边部9同时焊接,形成从里到外的铜接管1、第一焊剂层7、扩口部8、第二焊剂层6和所述上端盖翻边部9的五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加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布料染整的烧毛机
- 下一篇:一种漂染水循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