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347.8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张朋辉;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5/00 | 分类号: | B60T5/00;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冷却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温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实时监测制动毂的温度,在超出设定的温度时发出报警并自动实现制动毂降温控制的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轮毂作为汽车上重要的传动支撑部件,其健康状况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制动轮毂时,轮毂与刹车片之间会产生急剧迅猛的热量聚集,在轮毂的端面上形成一个热区。目前大型载重货运、客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急刹车或是在上下坡路段刹车,刹车片与制动毂抱死短时间就会产生很高的温度。通常司机通过经验判断手动给制动毂洒水降温,然而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因为刹车片磨损严重而司机没有察觉而导致刹车片抱死产生高温而引起火灾造成重大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研制了一些间接接触式测温的装置(汽车在行驶中制动毂是转动的不便于直接测温),然而由于这些装置是间接测温,响应速度慢,极易造成刹车失灵,爆胎等严重后果。另外,用于喷淋到轮毂上的降温水由于与高温轮毂存在非常大的温差,在长时间的冷却水急剧降温刺激下,轮毂的内部结构会因此产生应力裂纹,使轮毂的寿命大大降低,同时,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实时监测制动毂的温度,在超出设定的温度时发出报警并自动实现制动毂降温控制的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水箱、淋水电磁阀以及设置于轮毂处的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淋水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水箱与各轮毂之间设有对应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通过所述淋水电磁阀进行通断控制,其中,所述温度探头为非接触式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分布式位于各轮毂的热区端面处,所述水箱中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淋水电磁阀之间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电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加热器、各淋水电磁阀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探头为红外线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控制终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终端设有显示面板,并连接有用于高温预警的报警器。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终端预设有在轮毂温度超标时开启淋水电磁阀的温度上限值。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设有数据写入模块。
上述的一种轮毂探温冷却控制系统,所述输水管的末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正对所述轮毂的热区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非接触式的红外线温度探头,可将轮毂热区处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然后通过CAN线传输给控制终端终端进行处理,轮毂的温度采集迅速,测温的响应时间小于0.5S;
2、控制终端设在驾驶室,驾驶员在驾驶室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货车和各个轮毂的刹车温度,无需等到驾驶员闻到焦味或刹车失灵时才知道汽车出现问题了;
3、在轮毂温度升高到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终端可控制报警器发出声控报警,给驾驶员最及时的提醒,可输入数据的显示面板还可写入数据,随季节灵活更改温度上限值;
4、当轮毂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终端发出控制信号,使淋水电磁阀打开,将水箱中的水自动喷淋到轮毂上进行降温,当轮毂温度降至75度时,淋水电磁阀自动关闭,起到节水作用;
5、加热器控制终端的指令可对水箱中的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使水箱中的冷却水温度不至于过度,避免在喷淋时造成轮毂急剧大幅降温,有效保护了轮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中:1-控制终端、2-控制电路、3-红外线温度探头、4-淋水电磁阀、5-显示面板、6-报警器、7-水箱、8-输水管、9-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道为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