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143.6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 |
主分类号: | B22C15/24 | 分类号: | B22C1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芯机 新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砂粒射入芯盒中并紧实成型的射砂机的部件,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
背景技术
射芯机是一种用于铸造各种砂芯的设备,它的简单工作流程是:将芯砂注入储砂筒中→通过底部的射头将芯砂射入芯盒中→压缩空气使其成型→吹入固化气体→芯砂固化成型后脱模→移入顶芯工位出芯。
在图1中所示的就是一种现有的射砂机构,其结构中包括了射砂筒组件13、储气室1、快速排气阀14、射腔2、射头3、水冷射板4、芯盒5以及顶升缸6等。但是上述的射砂机构存在以下几个技术问题:首先,上述射砂机构在射完砂之后,排气时间短暂,压缩空气突然在空气中膨胀,噪声很大;其次,排其带砂,射砂筒上部一些砂子呈悬浮状态,排气时,悬浮在气体里的细砂粒和树脂,其颗粒直径小于射砂筒缝隙时,就随气流一起排到车间里,大大增加了车间空气的含尘量,同时当射砂筒变得不圆或者局部缝隙加大时,排气带砂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工作环境;最后,由于射砂筒上有数百条0.4~0.6㎜,加工困难,射砂筒又易损坏,特别是40kg射芯机的射砂筒,仅能用1~2个月。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射砂机构作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气噪音小、同时能够有效解决排气带砂问题的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包括储气室、射腔、射头、水冷射板、芯盒和顶升缸,其中上述的射腔垂直贯穿储气室,射头密封套结在射腔的底部端口上,水冷射板密封挡接在射头的射出口位置,上述的芯盒位于射头的冷水射板的正下方,顶升缸与芯盒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在上述中的射砂机构还包括有导砂筒组件,该导砂筒组件主要由导砂筒、端盖以及射砂膜组成,其中射砂膜通过端盖密封挡接在射腔的顶部端口上,导砂筒依次垂直贯穿上述的端盖和射砂膜,并且其下段延伸进入到射腔内,在上述的端盖上还设有实现导砂筒导通与闭合状态切换的闸板,在上述射头的侧壁上设有排气阀。
上述所提供的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其机构中取消了射砂筒组件,改为导砂筒,该导砂筒上不开缝。射砂时压缩空气通过导砂筒和射腔之间的通道,直接作用在芯砂上。进入射腔的压缩空气和芯砂其疏导作用。导砂筒制造简单,寿命长,不需要拆下来清洗。同时还取消了原来的快速排气阀,通过在射头上安装排气阀,射完砂后,射腔里的压缩空气透过砂层从排气阀排出,大大降低了排气噪音,同时也消除了排气带砂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上述端盖上设有与闸板底面相配合的闸板密封件。该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案中端盖与闸板之间的密封稳定性好,使用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其射完砂后,排除射腔内的压缩空气时的排气噪音小,排气中不带有细砂,对工作车间的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大影响,同时其结构中的导砂筒制造容易,使用寿命长,而且还不需要拆下来进行频繁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射芯机中射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1所提供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2所提供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储气室1、射腔2、底部端口2-1、射头3、水冷射板4、芯盒5、顶升缸6、导砂筒7、端盖8、射砂膜9、闸板10、排气阀11、闸板密封件12、射砂筒组件13、快速排气阀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射芯机的新型射砂机构,包括储气室1、射腔2、射头3、水冷射板4、芯盒5和顶升缸6,其中上述的射腔2垂直贯穿储气室1,射头3密封套结在射腔2的底部端口2-1上,水冷射板4密封挡接在射头3的射出口位置,上述的芯盒5位于射头3的冷水射板的正下方,顶升缸6与芯盒5传动连接,在上述中的射砂机构还包括有导砂筒组件,该导砂筒组件主要由导砂筒7、端盖8以及射砂膜9组成,其中射砂膜9通过端盖8密封挡接在射腔2的顶部端口上,导砂筒7依次垂直贯穿上述的端盖8和射砂膜9,并且其下段延伸进入到射腔2内,在上述的端盖8上还设有实现导砂筒7导通与闭合状态切换的闸板10,在上述射头3的侧壁上设有排气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未经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遥控旅行箱
- 下一篇:一种记录网页访问行为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