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运动式脚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525.9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铃华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B62M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宋海龙 |
地址: | 355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运动 脚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代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行走运动方式脚踏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脚踏车主要分为两类:双脚踏做对称圆周运动和双脚踏跷跷板式运动。前者骑车人必须将重心放在支撑座上坐着,方可操作脚蹬运动,而后者双脚在做踏跷跷板一上一下运动,易疲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脚踏车必须在支撑座上坐着做脚蹬运动且膝关节易疲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走运动式脚踏车,其包括车把、前车轮、后车轮、左脚踏、右脚踏、车架、传动装置,所述车架一端连接所述车把,所述车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后车轮,所述车把位于所述前车轮上方,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一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左脚踏,所述第二回位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车架另一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右脚踏;
所述传动装置位于所述后车轮上,其包括飞轮、左扇形块、右扇形块、左传动轴、右传动轴、左曲柄、右曲柄,所述飞轮和所述后车轮同轴;所述左脚踏连接到所述左曲柄一端,所述左曲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左传动轴;所述右脚踏连接到所述右曲柄一端,所述右曲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右传动轴;所述左传动轴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左扇形块,所述右传动轴另一端接到所述右扇形块;所述左扇形块和右扇形块设置于飞轮内心;所述左传动轴和所述右传动轴分布在所述飞轮的两侧并以所述飞轮的中心轴为同一轴线,且所述左脚踏绕所述左传动轴的转动与所述右脚踏绕所述右传动轴的转动可以不同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所述飞轮套在所述左扇形块和所述右扇形块的外侧,所述左扇形块的圆心角为120度,所述右扇形块的圆心角为120度;所述左传动轴和所述右传动轴的转动使得所述左扇形块的第一侧面和所述右扇形块的第一侧面可紧密贴合,或者所述左扇形块的第二侧面和所述右扇形块的第二侧面紧密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所述左扇形块的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锁栓孔、第一锁栓、第一锁栓弹簧;当所述左传动轴和所述右传动轴的转动使得所述左扇形块的第一侧面和所述右扇形块的第一侧面紧密贴合时,所述第一锁栓被顶出锁住所述飞轮的芯子从而带动所述飞轮转动;
同理,所述右扇形块的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锁栓孔、第二锁栓、第二锁栓弹簧;当所述左传动轴和所述右传动轴的转动使得所述左扇形块的第二侧面和所述右扇形块的第二侧面紧密贴合时,所述第二锁栓被顶出锁住所述飞轮的芯子从而带动所述飞轮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所述前车轮为同轴转动的2个并行车轮。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运动式脚踏车,两只脚踏在双脚的分别踩踏下,转动力通过特殊转动装置传到车轮,从而使车轮转动。因脚踏的特殊转动装置,使人以行走运动驱动车辆,改变了传统骑车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骑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运动式脚踏车时,人以跨步行走方式运动,靠体重向下踩压脚踏,而不是蹬脚踏,也不是脚踏跷跷板式一上一下,膝关节易疲痨,因此骑行方式省力。
(2)骑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运动式脚踏车时,因骑车方式与人行走动作一致,容易掌握。站立骑行的方式也使得上下车方便。
(3)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运动式脚踏车,骑行、放置稳定。骑行暂停时,人不必下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中I-I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铃华,未经黄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