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7589.9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符建明;顾玉良;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59/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油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汽车油路连接管件均为钢件,一端与输入设备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设备连接。由于汽车工作为运行状态,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之间会发生位置错位,而钢件变形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会导致油路管变形甚至破裂。现有技术急需一种抗震能力较强的油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震能力较强的抗震油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抗震油管,所述抗震油管包括注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注油管和出油管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内衬管连通,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两端分别与注油管和出油管内壁紧密结合,通过在油管中间加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管连通,可以提高整个管路的抗震能力,此外采用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提高管路的耐腐蚀性和抗反复弯折能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包括设置在注油管和出油管之间的防震段和设置在注油管和出油管内部与两者固定连接的连接段;所述防震段为波纹管,所述连接段为平滑管。这样的设计更加有助于提高防震段的反复弯折能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震段外部包裹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长度长于防震段且两端延伸包裹至注油管和出油管端部。由于油管外部工作环境温度在许多情况下都较高,防震段容易软化,为了防止热量传入需要在防震段外设置隔热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外部套有隔热橡胶护套,所述隔热橡胶护套呈椭球形,所述防震段被包裹于椭球形隔热橡胶护套中部,所述隔热橡胶护套表面涂有隔热涂层。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防震段外部的隔热能力,同时有加强隔热层与防震段的结合强度,也有助于对防震段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油管中间加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管连通,可以提高整个管路的抗震能力,此外采用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提高管路的耐腐蚀性和抗反复抗弯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油管;2、出油管;3、聚四氟乙烯内衬管;4、防震段;5、连接段;6、隔热层;7、隔热橡胶护套;8、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油管,所述抗震油管包括注油管1和出油管2,所述注油管1和出油管2之间通过聚四氟乙烯内衬管3连通,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3两端分别与注油管1和出油管2内壁紧密结合。
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3包括设置在注油管1和出油管2之间的防震段4和设置在注油管1和出油管2内部与两者固定连接的连接段5;所述防震段4为波纹管,所述连接段5为平滑管。
所述防震段4外部包裹有隔热层6,所述隔热层6长度长于防震段4且两端延伸包裹至注油管1和出油管2端部。
所述隔热层6外部套有隔热橡胶护套7,所述隔热橡胶护套7呈椭球形,所述防震段4被包裹于椭球形隔热橡胶护套7中部,所述隔热橡胶护套7表面涂有隔热涂层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75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止式PPR阀门
- 下一篇:一种油路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