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板簧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8053.9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张晓;刘宝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桥卡车的悬架结构,具体是一种板簧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双前桥卡车板簧支座的一桥后托架和二桥前托架相距很近,造成车架纵梁在两板簧托架之间的位置处开裂。分析开裂原因有三个:一是板簧托架相对位置太近,造成此处刚度突变,引起车架应力集中,从而使车架在此处开裂。二是板簧托架与车架下翼面连接,因此车架的纵梁必须在下翼面开孔,而在下翼面开孔也是车架在此处开裂的一大主要原因。原因三是车架幅面与板簧托架的连接孔位太少,且螺栓孔分布的面积较小,因此也容易是纵梁在此处产生较高的应力,使车架在此处开裂。
另外, 双前桥板簧托架在装配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前后位置装反的情况,这样则会造成重新安装一遍,则浪费较多工时,如果要装配工去记住数量众多的零件安装位置,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培训和熟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体式板簧托架,从而消除车架在此处开裂的缺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体式板簧托架,包括开口向下的底部槽型结构,槽型结构背部上表面固定有栅格结构,槽型结构的每个开口端面上固定有两个开有安装孔的安装部,栅格结构由三条横向支撑筋和四条竖向支撑筋连接而成,其中,顶层的一条横向支撑筋长度小于另外两条横向支撑筋,后部两条竖向支撑筋顶部延伸出中间的横向支撑筋与顶部的横向支撑筋两端连接,四条竖向支撑筋底部固定在槽型结构的背部,横向支撑筋和竖向支撑筋共有10处相交的连接部,每一处连接部上都开设有连接孔,形成前部4个连接孔和后部6个连接孔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两个板簧托架组合成为一体,这样就能消除两个板簧托架之间车架纵梁刚度突变状况。取消了原板簧托架下翼面与纵梁的连接孔,这样就能取消车架纵梁下翼面的螺栓孔,降低了车架开裂的风险。螺栓连接孔的数量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并且是前部4个连接孔,后部6个连接孔,消除了装配工错装的可能性。托架采用全筋结构,可以大幅提高零件强度,并且降低零件的重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槽型结构前部开口端的前端安装部与栅格结构底层前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一个人字形弧形筋连接;槽型结构前部开口端的后端安装部与栅格结构底层后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一个人字形弧形筋连接。采用人字形弧形筋能有效的抵抗托架的变形,提高托架使用寿命。
据检测,本实用新型的强度比原结构增强约36%,重量在原基础上降低了18%。降低了车架纵梁断裂的风险,减少了装配工反装的几率,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槽型结构,2-安装孔,3-横向支撑筋,4-竖向支撑筋,5-连接孔,6-人字形弧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本实有新型提供的一种连体式板簧托架,包括开口向下的底部槽型结构1,槽型结构1背部上表面固定有栅格结构,槽型结构的每个开口端面上固定有两个开有安装孔2的安装部。采用二合一槽型结构为基础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两个板簧托架,槽型结构底部形成无间隙无孔位的纯接触结构。二合一槽型结构能相互抵消一部分外力,改善车架纵梁受力状况。
栅格结构由三条横向支撑筋3和四条竖向支撑筋4连接而成,其中,顶层的一条横向支撑筋3长度小于另外两条横向支撑筋3,约为中层和底层两条横向支撑筋3长度的二分之一,后部两条竖向支撑筋4顶部延伸出中间的横向支撑筋3与顶部的横向支撑筋3两端连接,四条竖向支撑筋4底部固定在槽型结构1的背部,横向支撑筋3和竖向支撑筋4共有10处相交的连接部,每一处连接部上都开设有连接孔5,形成前部4个连接孔5和后部6个连接孔5的结构。
槽型结构1前部开口端的前端安装部与栅格结构底层前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一个人字形弧形筋6连接;槽型结构前部开口端的后端安装部与栅格结构底层后端的两个连接部通过一个人字形弧形筋6连接。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8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诱导记忆性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卫生间纸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