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肝脏手术的转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8132.X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礼;陈治泉;范林;李弦;王彦峰;叶啟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肝脏 手术 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肝脏手术的转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中的肝脏外科手术包括有全肝血流阻断下的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等,为防止肝脏创面及大血管出血,常在阻断肝后下腔静脉、门静脉的情况下,使用静脉转流泵将下肢及腹腔静脉血转流至颈静脉或上腔静脉。然而,此静脉转流方式建立过程复杂且操作难度较高,在实际操作中,需在门静脉、股静脉、颈静脉分别插管,转流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体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待转流建立后,需进行肝脏灌注,在进行肝脏灌注前,需对肝后下腔静脉和门静脉插管,建立肝脏的灌注通道和灌注液引流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肝脏手术的转流管,在肝脏外科手术中,将该转流管置于肝后,能在转流下腔静脉和门静脉血流的同时,满足肝脏灌注及灌注液引流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用于肝脏手术的转流管,为双层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套设于外管内,所述外管与内管互不连通,所述内管下部侧壁设置有与内管连通的转流接口管,转流接口管下方设置有与外管侧壁连通的引流接口管,所述内管内部形成转流道,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环腔形成灌注道,所述外管上部侧壁开设有若干灌注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和内管的长度相同,所述外管和内管的长度为70至20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管径为20至50mm,所述内管管径为10至40mm,外管管径大于内管管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流接口管长度为10至50mm,管径为10至3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接口管长度为10至50mm,管径为10至3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灌注孔多圈均匀围绕排列于外管侧壁上。所述灌注孔的孔径为2至8mm。
本实用新型外管的管壁外表面可以涂覆肝素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本实用新型运用于肝脏手术中,则无需进行股静脉、颈静脉插管,无需转流泵进行体外转流,因此降低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风险;
2.在建立好转流后,无需进一步建立肝后下腔静脉插管,通过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灌注液的引流;
3.运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血管插管及切开的频次,因此可降低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出血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转流接口管,4—引流接口管,5—灌注孔,6—肝脏,7—肝上下腔静脉,8—肝下下腔静脉,9—门静脉,10—门静脉插管,11—灌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肝脏手术的转流管,为双层套管,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套设于外管1内,所述外管1与内管2互不连通,所述内管2下部侧壁设置有与内管2连通的转流接口管3,转流接口管3下方设置有与外管1侧壁连通的引流接口管4,所述内管2内部形成转流道,所述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环腔形成灌注道,所述外管1上部侧壁开设有若干灌注孔5。
所述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相同,所述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为70 mm。所述外管1管径为20 mm,所述内管2管径为10 mm,外管1管径大于内管2管径。所述转流接口管3长度为10 mm,管径为10 mm。所述引流接口管4长度为10 mm,管径为10 mm。所述灌注孔5多圈均匀围绕排列于外管1侧壁上。所述灌注孔5的孔径为2 mm。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位采用以上尺寸,外管1和内管2的长度满足儿童肝后下腔静脉的长度;外管1管径与肝后下腔静脉内径相符;内管2管径较外管1管径减少10mm,这样使得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环腔形成的灌注道的内径为10mm,以供灌注液的流动;转流接口管3的长度可满足连接管道的需要,管径可满足门静脉9血流的需要;引流接口管4的长度可满足连接管道的需要,管径可满足灌注液引流的需要;灌注孔5的排列方式和孔径尺寸的设置,可均匀分散灌注道的吸引力,防止灌注道的堵塞。
同时,本实用新型外管1的管壁外表面可以涂覆肝素涂层。肝素涂层能提高生物相容性,可减轻由于血液与异物接触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提高转流过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8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管固定贴
- 下一篇:经鼻气管插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