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钢结构的辅助称重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8414.X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晓;肖花;杨晔;白海欣;孙晓晨;高瑞力;张延军;胆雯;张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02 | 分类号: | G01G21/02;G01G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钢结构 辅助 称重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钢结构的辅助称重支撑结构。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海洋钢结构中,组块、导管架等一般在滑道建造,并通过滑移装船的方式装船。海洋钢结构在装船前要进行称重,用以确定海洋钢结构的最终重量和重量中心,称重工作对于海洋工程组块、导管架这样的海洋钢结构,在海上的安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海上吊装作业最重要的基础数据。
海洋钢结构的称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称桩腿,一种是称滑靴。
随着海洋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海洋钢结构的体积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桩腿、滑靴体积和重量也随之在不断增加。在使用称滑靴的形式进行海洋钢结构称重的时候,由于滑道块的宽度有限,因此,导致部分千斤顶不能完全放置在滑道块上,不符合称重的力学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海洋钢结构的称重,特设计此称重辅助支撑结构,以满足对海洋钢结构称重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洋钢结构的辅助称重支撑结构,其在滑道块宽度不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海洋钢结构进行称重,解决了使用称滑靴的形式进行称重时,由于滑道块宽度不够宽,使得千斤顶不能完全放置在滑道块上,导致无法对海洋钢结构进行称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洋钢结构的辅助称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筒体、分别安装在筒体上、下两端的顶板的底板,其中,筒体的内部安装有加强板,筒体内部与底板之间安装有固定板。
所述筒体为钢制管状结构。
所述加强板为十字形钢结构板。
所述顶板及底板为:方形钢结构板。
所述固定板为楔形钢结构板,其一边与筒体焊接,一边与底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滑道块宽度不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海洋钢结构进行称重,解决了使用称滑靴的形式进行称重时,由于滑道块宽度不够宽,使得千斤顶不能完全放置在滑道块上,导致无法对海洋钢结构进行称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B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C-C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筒体、2.顶板、3.底板、4.加强板、5.固定板、10.组块立腿、20.滑靴、30.千斤顶、40.滑道块、50.辅助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筒体1、采用焊接方式分别安装在筒体1上、下两端的顶板2的底板3,其中,筒体1的内部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加强板4,筒体1内部与底板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固定板5。
上述筒体1为钢制管状结构。
上述加强板4为十字形钢结构板,起到结构加强的作用。
上述顶板2为方形钢结构板。称重时,顶板2与滑道块40平齐,其上放置千斤顶30。
上述底板3为方形结钢构板。称重时,底板3与地面直接接触。
上述固定板5为楔形钢结构板,其一边与筒体1焊接,一边与底板3焊接。
上述固定板5用于固定筒体1和底板3。
称重时,将海洋钢结构——组块立腿10放置在滑靴20上,滑靴20放置在滑道块40上,当滑道块40宽度不够时,将辅助支撑结构50放置在滑道块40的两侧位置,以加宽滑道块40。此时,将数个千斤顶30放置在滑靴20与辅助支撑结构50之间。数个千斤顶30将滑靴20连同组块立腿10顶起后,各个千斤顶30的油压数据,通过安装在各个千斤顶30上的传感器将油压数据转变为电信号由电缆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各个千斤顶30的受力数据计算出被称海洋钢结构—组块立腿10的重量和重量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可重复利用,且利于保存和转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8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中包秤的校验装置
- 下一篇:膜式燃气表机芯误差曲线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