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9954.X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聂芬;陈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留置 技术 血栓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静脉输液针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刺穿血管,因此每天必须更换,静脉留置针的发明和应用克服了这些缺点。使用时完成静脉穿刺后需将针芯抽出、留下软管,所以不会损伤血管、可以留在血管内连续用几天。
但现有的静脉留置针一旦输液暂停,就会产生回血现象,在套管内形成血栓,即使加压冲开也会堵塞毛细血管。形成脉管套及其他病症,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有些专利及产品采用针封式用正压的方法,虽然减轻了血栓的形成,但无法完全防止暂停输液后形成的血栓,且操作复杂、成本昂贵。采用封堵其回血空间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血液回流及血栓形成,但是已经回流至输血软管的血液仍然有可能形成血栓,无法彻底达到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当停止输液封管时,其不仅能够通过封堵回血空间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防止血液回流,而且能够通过缓释技术释放出抗凝血物质,达到彻底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前端设置有软管,软管内腔设置有针芯,所述基座内部靠近软管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平板,活动平板上开设有用于针芯穿过的针孔,所述活动平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针孔开合的按钮锁扣,当停止输液封管时,所述活动平板彻底封堵软管近基座端;所述活动平板在靠近软管的一侧设置有抗凝血装置。
其中,所述抗凝血装置内部设置有能够缓慢释放并且具有防血栓形成作用的抗凝血物质。所述抗凝血物质可选择肝素钠或者其它具有凝血作用的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作用的物质。
其中,所述按钮锁扣处设置有密封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在使用时所述针孔打开能够正常输液;当停止输液封管时,所述活动平板彻底封堵软管近基座端,最大限度的封堵缩小回血空间,防止血液回流,同时设置在基座内部的抗凝血装置缓慢释放出抗凝血物质,防止已经回流的部分血液发生凝血现象,阻止血栓形成;当需要再次输液时,通过轻按或者轻扭按钮锁扣,即可再次打开所述针孔实现正常输液。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针芯时剖面图。
图2为封管时的剖面图。
图3为再行静脉输液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软管,2-针芯,3-基座,4-活动平板,5-针孔,6-按钮锁扣,7-密封膜,8-抗凝血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成品式样,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包括基座3,所述基座3的前端设置有软管1,软管1内腔设置有针芯2,所述基座3内部靠近软管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平板4,活动平板4上开设有用于针芯2穿过的针孔5,所述活动平板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针孔5开合的按钮锁扣6,当停止输液封管时,所述活动平板4彻底封堵软管1近基座端;所述活动平板4在靠近软管1的一侧设置有抗凝血装置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的缓释技术防血栓形成装置在使用时所述针孔5打开能够正常输液;如图2所示,当停止输液封管时,所述活动平板4彻底封堵软管1的近基座端,最大限度的封堵缩小回血空间,防止血液回流,同时设置在基座3内部的抗凝血装置8缓慢释放出抗凝血物质,防止已经回流的部分血液发生凝血现象,阻止血栓形成;如图3所示,当需要再次输液时,通过轻按或者轻扭按钮锁扣6,即可再次打开所述针孔5实现正常输液。
其中,所述抗凝血装置8内部设置有具有防血栓形成作用的抗凝血物质,所述抗凝血物质可选择肝素钠或者其它具有凝血作用的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作用的物质。所述的抗凝血物质通过缓释技术实现缓慢释放的效果。
其中,所述按钮锁扣6处设置有密封膜7,所述密封膜7优选的采用弹性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可以弹性按压并且防止污染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全程监控电力系统计量装置的信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保护功能的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