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镜用食管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767.3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华;王荣明;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登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镜 食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胸腔镜用食管钳。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胸腔镜下食管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逐步取代了部分开胸手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医院胸外科开展了胸腔镜下食管微创手术,在食管微创手术中,食管的显露、牵拉和游离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往往决定着手术的质量甚至成败。现在多依靠分离钳、抓钳、吸引器或者吊带等配合使用来完成操作, 现有的分离钳和抓钳的钳口都是金属材质做成的,且呈锯齿状,夹持和牵拉对患者的食管易造成副损伤,延长患者的恢复期。现有技术主要依靠分离钳或抓钳对食管进行向前拨和向上挑的方法来完成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分离,目前已被多数专家接纳和采用,但其对食管和周围组织的显露往往欠充分,使用不够方便,且可能造成一定的副损伤。而使用吊带来完成食管的显露、牵拉和游离其主要缺点就是吊带在食管上移动不够方便、固定不够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腔镜用食管钳,能有效减少牵拉食管时对患者造成的副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胸腔镜用食管钳,包括固定手柄、铰接在固定手柄上的活动手柄,以及中空的钳杆,钳杆通过转轮组件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钳杆内设有推杆,推杆的尾端与活动手柄连接、前端铰接有两个连接片,两片钳嘴分别铰接在连接片上,两片钳嘴的前端分别固连有夹持嘴,所述夹持嘴采用硅胶制成,所述夹持嘴的夹持口向两侧拱起形成上下对称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夹持嘴的根部套接在所述钳嘴的端部、所述夹持嘴的夹持口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固定手柄、活动手柄上均开设有指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金属钳嘴端部设硅胶制成的夹持嘴,食管钳往返患者创口上的套管时该夹持嘴能够变形易于进入患者胸腔且不会对患者的创口造成挤压,手术进行时,食管夹在两片夹持嘴之间的圆弧内实现牵拉、游离等操作,由于硅胶材料质软即使长时间的夹持和牵拉,也不会对患者的食管及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副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钳嘴闭合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钳嘴张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的胸腔镜用食管钳,包括固定手柄1、铰接在固定手柄1上的活动手柄2,以及中空的钳杆3,钳杆3通过转轮组件4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钳杆3内设有推杆5,推杆5的尾端与活动手柄2连接、前端铰接有两个连接片,两片钳嘴6分别铰接在连接片上,推杆3前推、后拉分别实现钳嘴的闭与合。本实施例中,钳嘴6的侧视投影呈圆弧形,圆弧形结构使其与杆体呈现一个角度,便于钳住食管将其显露出来;在两片钳嘴6的前端分别固连有夹持嘴7,夹持嘴7采用硅胶制成,其夹持口向两侧拱起形成上下对称的圆弧形,手术中食管夹在圆弧内。
本实施例中,夹持嘴7的根部套接在钳嘴6的端部、夹持嘴7的夹持口呈锯齿状增大夹持力;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上均开设有指环8,方便使用者手指穿过握住手柄,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登华,未经谭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铅分析仪及其测定血铅方法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管形吻合器抵钉座抓持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