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1391.8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参;冯永具;潘雯;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生化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生活垃圾就是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相比,其具有含水量、有机物含量、油脂含量及盐分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但也是由于其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较高,极易在较短时间内腐烂发臭和滋生蚊蝇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非常严重。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餐厨垃圾处理机多为小规模、家庭作业,而且处理技术也多停留于单纯的粉碎、固液分离、油水分离,缺乏一类可以适用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适用于大型餐厨垃圾处理的,将垃圾“变废为宝”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装置。中国专利“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装置”(申请号:201220089451.3)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筒体,设置在筒体顶部的进料口和设置在筒体底端的出料口,设置在筒体内和筒体同轴的搅拌器,搅拌器上设有一组叶轮,筒体下部外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口,筒体上部外侧分别设有出水口和出气口,筒体中部外侧设有温控装置,其整个反应腔内采用水浴加热,不能较好的保证反应腔温度。中国专利“餐厨垃圾生化连续处理装置”(申请号:201220020522.4)公开了餐厨垃圾生化连续处理装置,包括接种池、水解酸化塔、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沉淀池,接种池与水解酸化塔循环管路连接,水解酸化塔管路连接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管路连接至沉淀池,对餐厨垃圾的处理程序繁琐,设备构成复杂,处理成本高,其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生化处理,不涉及用生物菌种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以解决目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中餐厨垃圾及菌种保温效果不佳、温度控制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由骨架、内胆、搅拌机构、出料机构、除臭塔、电气控制盒组成,其中内胆设置在骨架的中下部与骨架固定连接,搅拌机构通过固定轴承座与骨架连接,出料机构、除臭塔、电气控制盒分别固定安装在骨架上,其中:内胆内还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搅拌机构由主轴、支轴、搅拌片、加强板构成,支轴的一端与主轴通过螺纹连接,与支轴对应的加强板焊接固定在主轴上,搅拌片与支轴另一端焊接固定。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根据内胆内底部空间形状敷设的加热片。内胆内底部空间为半圆弧形,加热片随着半圆弧形敷设,加热片长度布满整个半圆弧,加热片宽度与内胆宽度一样。
所述内胆外壁粘贴含硅酸铝纤维的普通保温棉。
所述加热片表面粘贴耐高温硅酸盐保温棉。
所述搅拌片的形状为锯齿形。
所述支轴的数量至少为6根,与主轴成90°并均匀等分在主轴上。
所用菌种名称为有机物EM降解菌,生产厂家为北京晟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是这样运行的:第一步将适量餐厨垃圾通过减量机将餐厨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分离出的油水通过油水分离器分离。第二步将分离出来的餐厨垃圾混料(含水量约为70%)引入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加入菌种,进行充分搅拌。第三步,开启加热装置,将餐厨垃圾与菌种的混料温度保持在30℃-40℃,发酵5天,将餐厨垃圾通过出料装置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设计的加热装置用于内胆加热和保持内胆内餐厨垃圾及菌种的温度,设计的搅拌机构使餐厨垃圾与微生物菌种充分混合,提高了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效率,使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含水率从原来的30%降至10%以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项剖视图
图中,1—电气控制盒,2—出料机构,3—骨架,4—搅拌驱动电机,5—出料驱动电机,6—除臭塔,7—出风机,8—内胆,9—搅拌机构,10—加热片,11—固定轴承座,12—送风机,13—出料仓门,14—主轴、15—支轴、16—搅拌片、17—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1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辊压光机高温高压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滚塑机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