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1476.6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郄勇;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路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电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监护用户心脏的心电检测电路及设置有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心电检测电路的原理是通过贴在人体表面不同位置上的两个电极,将心电信号传输到处理电路进行处理以及由显示单元进行显示,为了使心率检测装置做的更加便携,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通过设置两个电位传感器和检测电路设计于一体,所采用的电路元件能耗高,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给使用带来不方面。此外,为了满足便于携带的需要而对电路结构进行简化,因此,处理电路采用一些简单的电子元器件搭建,所测得的心率精度较低,对用户的实际参考意义不大。
此外,目前的心电检测电路不具有报警功能,对未合适佩戴时,不能报警提示,给使用带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心电检测电路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心电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该心电检测电路通过采用一颗低功耗蓝牙主芯片,可以有效降低电路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电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主芯片、心电检测模块、输出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蓝牙主芯片和心电检测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心电检测模块将检测的心电信号发送至蓝牙主芯片,由蓝牙主芯片将所述心电信号处理后通过天线发送至信号接收终端,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蓝牙主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蓝牙主芯片连接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蓝牙主芯片连接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传感器模组。
还包括与所述蓝牙主芯片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出模块包括LED灯和/或马达。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以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的电池通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出恒定的直流电。
又进一步的,所述心电检测模块包括一颗心率检测芯片,所述心率检测芯片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两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驱动放大器输出端,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电阻后与第一电极(ECG1)、第三电极(ECG3)一一对应连接,驱动放大器输出端(RLD)连接一电阻后与第二电极(ECG2)连接,所述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上拉电阻后与直流电源(VDD)连接。
或者,所述心电检测模块包括一颗心率检测芯片,所述心率检测芯片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入端两个信号输入端,该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一电阻后与第一电极(ECG1)、第三电极(ECG3)一一对应连接。
基于上述的具有两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驱动放大器输出端的心电检测电路,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带体,所述心电检测电路固定在所述带体上,第一电极(ECG1)、第二电极(ECG2)固定在带体的内表面,第三电极(ECG3)固定在带体侧面。
基于上述的具有两个信号输入端的心电检测电路,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带体,所述心电检测电路固定在所述带体上,第一电极(ECG1)固定在带体的内表面,第三电极(ECG3)固定在带体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心电检测电路,通过采用一颗低功耗蓝牙主芯片作为主处理芯片,将心率检测芯片测得的脉搏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得到佩戴者的心率,检测电路整体功耗低,待机时间长,适合用户随身携带,使用方便。此外,采用高精度的心率检测芯片,通过检测高精度的脉搏信号,得到的心率值精确度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心电检测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图1中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2中另外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侧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子设备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电子设备的原理图;
图8为图6中PPG传感器模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1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