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1935.0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兵;陈苏阳;陆运华;王平;叶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显示器 屏幕 亮度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显示器都有亮度调节功能,一般采用按键的形式设置在显示器外壳上,当外界环境中光线发生变化时,需要用户手动调节显示器屏幕亮度来适应。这种方式并不主动,而且由于用户的惰性以及没有调节亮度的习惯,就会使得大部分用户在不舒适的显示亮度条件下继续浏览屏幕上的内容,时间一长,会引起眼睛酸痛等不适症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设计出“具有随环境亮度而自动调整显示设定功能的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22579)该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随时检测环境亮度而且自动调整其显示亮度与对比强度,但是,使用时如果坏了维修更换很麻烦,而且整个显示装置造价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根据外界环境光线变化自动调节显示器屏幕亮度,安装方便,产品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方便随身携带,即插即用的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1脚,模数转换芯片的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8脚和连接电阻R2后与电源正极相连,模数转换芯片的9脚分别与单片机的7脚和连接电阻R3后与电源正极相连,单片机的9脚连接第一复位电路,18脚、19脚连接第一晶振电路,单片机的10脚连接USB转串口芯片的1脚,单片机的11脚连接USB转串口芯片的5脚,USB转串口芯片的13脚、14脚、22脚分别连接电阻R4、R5、R7后与电源正极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23脚连接电阻R6后与电源负极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27脚、28脚连接第二晶振电路,USB转串口芯片的24脚连接第二复位电路,USB转串口芯片的17脚连接电容C7后与电源负极相连,同时连接电阻R10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15脚连接电阻R9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16脚连接电阻R8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模数转换芯片的5脚、6脚、7脚、8脚、12脚、13脚和单片机的20脚以及USB转串口芯片的7脚、18脚、21脚、25脚、26脚连接电源负极,模数转换芯片的14脚、16脚和单片机的31脚、40脚以及USB转串口芯片的8脚、19脚、20脚连接电源正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工作时,由光敏二极管将光线数据转为电压数据,光敏二极管的电源负极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1脚,模数转换芯片的9脚、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7脚、8脚相连,电压数据通过模数转换芯片的1脚进入模数转换芯片,模数转换芯片将电压数据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IIC总线协议,与单片机进行通讯,单片机将数字信号从模数转换芯片取出存入单片机内存中,并将其通过单片机的11脚以TTL电平的串口数据发送至USB转串口芯片,USB转串口芯片将TTL电平的串口数据转化成USB使用的LVDS信号,并且在USB转串口芯片内部完成了USB通讯的复杂步骤,在电脑上虚拟出串口,数据上传至电脑后由软件接收,根据信号数值的变化动态调整屏幕的伽马值,完成亮度调节。本产品具有以下四方面优点:一、有效保护视力:本产品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变化,及时主动对屏幕亮度进行调节,减少对眼睛的刺激,缓减视力疲劳,保护视力;二、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无需改造显示器,只要提供标准USB接口,即插即用,方便快捷,而且产品体积小,携带非常方便;三、产品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所述的第一复位电路包括电源串联连接电容C3和电阻R1。单片机的9脚连接第一复位电路,其作用是让单片机初始化,便于程序重新运行。所述的第二复位电路包括电源串联连接电容C8。USB转串口芯片的24脚连接第二复位电路,目的是为了让USB转串口芯片初始化,便于程序重新运行。所述的第一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1、C2串联后与晶振Y1并联连接。单片机的18脚、19脚连接第一晶振电路,所述的第一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1、C2串联后与晶振Y1并联连接,其作用在于提供单片机运行时的工作频率。所述的第二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5、C6串联后与晶振Y2并联连接。USB转串口芯片的27脚、28脚连接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的第二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5、C6串联后与晶振Y2并联连接,其作用在于提供USB转串口芯片工作时的工作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1,光敏二极管1的负极连接模数转换芯片2的1脚,模数转换芯片的10脚分别与单片机3的8脚和连接电阻R2后与电源正极相连,模数转换芯片的9脚分别与单片机3的7脚和连接电阻R3后与电源正极相连,单片机3的9脚连接第一复位电路4,18脚、19脚连接第一晶振电路5,单片机的10脚连接USB转串口芯片6的1脚,单片机的11脚连接USB转串口芯片的5脚,USB转串口芯片的13脚、14脚、22脚分别连接电阻R4、R5、R7后与电源正极相连,USB转串口芯片6的23脚连接电阻R6后与电源负极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27脚、28脚连接第二晶振电路7,USB转串口芯片的24脚连接第二复位电路8,USB转串口芯片的17脚连接电容C7后与电源负极相连,同时连接电阻R10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15脚连接电阻R9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USB转串口芯片的16脚连接电阻R8后与USBD-信号线相连,模数转换芯片2的5脚、6脚、7脚、8脚、12脚、13脚和单片机3的20脚以及USB转串口芯片6的7脚、18脚、21脚、25脚、26脚连接电源负极,模数转换芯片2的14脚、16脚和单片机3的31脚、40脚以及USB转串口芯片6的8脚、19脚、20脚连接电源正极。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工作时,由光敏二极管1将光线数据转为电压数据,光敏二极管1的电源负极连接模数转换芯片2的1脚,模数转换芯片的9脚、10脚分别与单片机的7脚、8脚相连,电压数据通过模数转换芯片的1脚进入模数转换芯片,模数转换芯片将电压数据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IIC总线协议,与单片机3进行通讯,单片机3将数字信号从模数转换芯片取出存入单片机3内存中,并将其通过单片机的11脚以TTL电平的串口数据发送至USB转串口芯片6,USB转串口芯片6将TTL电平的串口数据转化成USB使用的LVDS信号,并且在USB转串口芯片6内部完成了USB通讯的复杂步骤,在电脑上虚拟出串口,数据上传至电脑后由软件接收,根据信号数值的变化动态调整屏幕的伽马值,完成亮度调节。本产品具有以下四方面优点:一、有效保护视力:本产品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中光线的变化,及时主动对屏幕亮度进行调节,减少对眼睛的刺激,缓减视力疲劳,保护视力;二、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无需改造显示器,只要提供标准USB接口,即插即用,方便快捷,而且产品体积小,携带非常方便;三、产品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电脑显示器屏幕亮度调节器所述的第一复位电路4包括电源串联连接电容C3和电阻R1。单片机的9脚连接第一复位电路4,其作用是让单片机初始化,便于程序重新运行。所述的第二复位电路8包括电源串联连接电容C8。USB转串口芯片的24脚连接第二复位电路8,目的是为了让USB转串口芯片初始化,便于程序重新运行。所述的第一晶振电路5包括电容C1、C2串联后与晶振Y1并联连接。单片机的18脚、19脚连接第一晶振电路5,所述的第一晶振电路包括电容C1、C2串联后与晶振Y1并联连接,其作用在于提供单片机运行时的工作频率。所述的第二晶振电路7包括电容C5、C6串联后与晶振Y2并联连接。USB转串口芯片的27脚、28脚连接第二晶振电路7,所述的第二晶振电路7包括电容C5、C6串联后与晶振Y2并联连接,其作用在于提供USB转串口芯片工作时的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未经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1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触点双音频电子喇叭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声文同步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