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中的燃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331.8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试验 台架 中的 燃烧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中的燃烧室。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中的燃烧室其实质就是模拟发动机燃烧室的情况,燃烧室中的雾化器的功能就是使液态柴油变成雾状微粒从雾化器气孔中喷出。现有的燃烧室如图1所示,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空气进入管体1、燃烧室管体2和高温燃气排出管体3,压缩空气进入管体1上设置有柴油进油管4,柴油进油管4的出油口连接有雾化器7,燃烧室管体2内同轴设置有火焰筒8,火焰筒8上设置有点火器9,雾化器7的喷出气孔的朝向与压缩空气的运动方向同向。这种燃烧室工作时,如果通过柴油进油管4进入的液态柴油的压力在0.5MPa及以上,则雾化器7雾化液态柴油的效果最好;如果液态柴油的压力低于0.5MPa,则雾化器7在雾化液态柴油变成雾状微粒的同时会伴随出现小的油滴,而油滴与通过压缩空气进入管体1进入的压缩空气混合后会因燃烧不充分而形成积炭,积炭的出现会造成涡轮增压器试验的不顺利,严重时需要停机去除积炭,从而造成试验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中的燃烧室,其能够在液态柴油的压力低于0.5MPa时有效地减少积炭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中的燃烧室,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空气进入管体、燃烧室管体和高温燃气排出管体,所述的压缩空气进入管体上设置有柴油进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油进油管的进油口通过一根连接管连接有不锈钢管,所述的不锈钢管沿所述的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径向贯穿设置于所述的高温燃气排出管体上,所述的不锈钢管与所述的高温燃气排出管体压缩空气进入管体的交汇处密封处理,所述的不锈钢管的自由端为液态柴油入口端。
所述的连接管为U型管。
所述的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的不锈钢管的液态柴油出口端之间及所述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柴油进油管的进油口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连接组件,所述的密封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连接螺母,所述的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的不锈钢管的液态柴油出口端或所述的柴油进油管的进油口的一端螺接,所述的连接管的两端呈喇叭口状,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的端面为能够与所述的连接管的内端面紧密贴合的圆锥面,所述的连接螺母与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螺接;通过设置密封连接组件能够很好地将不锈钢管、连接管和柴油进油管连接成一体,且连接方便;同时利用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圆锥面与连接管的呈喇叭口状的内端面紧密贴合实现密封。
所述的不锈钢管与所述的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交汇处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螺栓、高温密封圈和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螺栓套设于所述的不锈钢管外且焊接于所述的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外壁上,所述的高温密封圈置放于所述的固定螺栓上,所述的固定螺母与所述的固定螺栓螺接;通过设置密封组件有效地防止了高温燃气从不锈钢管与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交汇处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柴油进油管的进油口的一端连接一根连接管,再在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根不锈钢管,且使不锈钢管沿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径向贯穿设置于高温燃气排出管体上,并对不锈钢管与高温燃气排出管体的交汇处进行密封处理,这种结构的燃烧室工作时柴油通过不锈钢管、连接管和柴油进油管后进入雾化器,雾化形成的雾状微粒与压缩空气混合后在火焰筒内燃烧并产生高温气体(温度为550~900℃),由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温度高于液态柴油的沸点温度(约为180~370℃),因此可以使不锈钢管内的液态柴油转变成气态柴油,而气态柴油经雾化器后雾化效果更好,故在液态柴油的压力低于0.5MPa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积炭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