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2594.9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庞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1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蒸发 自动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气象观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是温度低于沸点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而逸出的过程,它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水量平衡的关键部分。作为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自然界的蒸发过程十分复杂,其中对水面蒸发的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水面蒸发可用于表征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的大气蒸发力,因此它是研究陆面蒸发的基本参证资料,同时也是气候区划、水资源评价、旱涝变化趋势判断、水利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对水面蒸发量进行准确测量具有广泛而迫切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用于水面蒸发测定的仪器设备较多,其基本思路是使用一定面积的蒸发皿,注水后置于开阔地带,然后每隔固定时段手动或自动观测蒸发皿内水位高度变化,两次观测的水位高度差值即为该时段的水面蒸发量。可见,水面蒸发测定的关键是测定蒸发皿内水位高度。目前对于水位高度的测量有以下几种方式:(1)使用测针人工测读蒸发皿内液面高度变化;(2)基于超声波等测距仪器自动测定蒸发皿内液面高度变化;(3)基于压力传感器自动测定蒸发皿内液体深度变化。
然而,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缺陷:第一种方法能够保证0.1mm的测量精度,但其测定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难以保证获取连续数据;后两种方法虽然能够获取连续的监测数据,但受风速、气压、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其测定精度(0.3-0.5mm)具有波动性,且难以达到0.1mm的精度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受人为因素影响小、测量精 度高、具有连续数据获取功能的水面蒸发测量装置。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测量方式存在的受人为影响因素大、测量不精确、数据获取不连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其包括敞口蒸发容器、出水管、自动补水容器及流量测量仪,出水管的一端连通自动补水容器,另一端与敞口蒸发容器相连通,自动补水容器中设置有连通容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通气管,通气管下端与出水管出口的高度相同,出水管上设置流量测量仪。
其中,还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流量测量仪连接。
其中,所述敞口蒸发容器为蒸发水盘。
其中,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通气管的上端穿过所述自动补水容器的顶部,所述通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自动补水容器的下半部。
其中,所述敞口蒸发容器为圆柱状器皿。
其中,所述自动补水容器的材质为聚乙烯材料。
其中,所述出水管为PVC软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中,自动补水容器中的水可通过出水管流入敞口蒸发容器中,由于在自动补水容器中设置有通气管,且通气管 的下端与出水管的出口高度相同(相齐平),也即自动补水容器采用马氏瓶原理设计,在敞口蒸发容器的水位达到出水口的高度时,水位恒定,当敞口蒸发容器内的水分蒸发时,自动补水容器可通过出水管向水分蒸发容器内自动补水,水位很快重新达到出水口的高度,进而可维持该水位的恒定;自动补水量可以通过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测量仪测得,自动补水量即为水面蒸发量;在上述过程中无需人工补水,无需人工观测水位高度变化,操作更为方便,结果更为精确,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可连续自动测定补水量,即水面蒸发量,数据连续,信息丰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面蒸发自动补水和测量装置的部件结构关系图。
图中,1:自动补水容器;2:通气管;3:进水口;4:流量测量仪;5:阀门;6:出水管;7:数据采集器;8:出水口;9:水面蒸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2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