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021.8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黎莎;刘广丹;王乐仁;沈晓清;刘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14 | 分类号: | H01B17/14;H0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伟;张海英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车顶 抗污闪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在1964年10月1日开通运营,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日益广泛。经过40余年的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由日本新干线、德国ICE和法国TGV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三大技术体系。各国动车组从各自国家实际需要出发各具特色,对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法国自1976年开始着力研究TGV—PSE,在1981年9月投入使用。1990年5月,TGV-A325号车组在大西洋线达到运行时速515.3km,创造了轮轨系统行车速度的世界记录。2007年4月3日,法国试验动车组V150试验速度达到574.8km/h,创造高速铁路速度新纪录。
联邦铁路于1982年8月试制ICE城间快车试验车。1985年,采用2动3拖形式的ICE/V型试验高速动车组成功试制,达到317km/h的试验速度。1988年5月,ICE/V型试验列车在汉诺威—维尔茨堡间创造了406.9km/h的速度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由2004年起先后向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业、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外国企业购买高速铁路车辆技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吸收的方式,由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旗下的车辆制造企业生产,研制时速350千米及以上高速列车。
而绝缘子作为车顶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技术性能得到电力机车运行部门及制造业的普遍关注。我国电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复合绝缘子产业的迅速壮大,使我国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制造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粗略统计,全国复合绝缘子制造企业已超过100家,但占市场主导的企业仅有10多家。同时从事铁路安全运输的绝缘子制造企业更是寥寥无几。随着列车速度的迅速提高和电气化铁路的广泛铺设,车顶绝缘子的工作环境更加多样化,要求更加苛刻。近年来绝缘子闪络跳闸事故趋于频繁和严重。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动车车顶上设置的复合绝缘子的爬电比距较小,不容易避免污闪事故,机械强度以及耐污秽性能不好,同时在运行中需要经常清扫,特别不适用于中等以上污秽地区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亟需要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污闪能力较差,不适用于中等以上污秽地区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该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具有长爬电比距,良好的抗污闪能力,特别适用于中等以上污秽地区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包括支撑体,围绕所述支撑体侧壁设置有沿轴向并排排列的若干组伞裙,所述伞裙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撑体侧壁,最上端伞裙的上端处设置有上金具,最下端伞裙的下端处设置有下金具,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爬电距离为1085mm-1095mm,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弧闪距离为245mm-255mm。
作为优选,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爬电距离为1090mm,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弧闪距离为250mm。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的下金具上设置有增爬裙。
作为优选,所述增爬裙硫化在所述下金具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为高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棒。
作为优选,所述伞裙位于伞套的外侧,所述伞裙与所述伞套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伞套材料由硅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导电杆的上金具,所述支撑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复合绝缘子安装在动车车顶上的下金具,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分别插入所述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进而装配在所述支撑体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均由不锈钢304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由于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包括支撑体,围绕所述支撑体侧壁设置有沿轴向并排排列的若干组伞裙,所述伞裙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撑体侧壁,最上端伞裙的上端处设置有上金具,最下端伞裙的下端处设置有下金具,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爬电距离为1085mm-1095mm,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间的弧闪距离为245mm-255mm,该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结构设计方面采用长爬电比距,所以该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具有良好的抗污闪能力,在相同污秽条件下,具有比相同爬距的瓷绝缘子高一倍以上的良好抗污闪能力,特别适用于中等以上污秽地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